哲學人生筆記 -《至高無上的哭泣》


「2014世足賽」的冠軍決勝戰,即將登場;四年一次的世界矚目,涉及國族榮譽的運動比賽,也將隨著「決戰」而後會有期,互道珍重再見了。

「世足賽」,是「奧林匹克運動會」之外,另一項人類的運動競技盛事。在一世紀前,1914年的「第一次世界大戰」爆發;曾被德國的歷史哲學家「史賓格勒」,形容為人類「文明破滅」的起點。

「史賓格勒」也是「西方的沒落」的作者;他的「歷史哲學」,帶有「基督教神學」的「末世」觀點;與他的前輩德國的歷史哲學家「黑格爾」,有前後呼應之妙。「黑格爾」認為,歷史的發展,在呈現「絕對的精神」。

德國,是一個以哲學自豪的前瞻思想民族;從「黑格爾」到「史賓格勒」,所強調的,是歷史精神的絕對地自我發展和啟示;由興盛到衰亡;再附以「末世」的神學;隱喻「基督」將再次降臨人世,拯救世界。

另一位德國哲學家「尼采」揭示「反基督」論,「上帝已死」,代之以「超人」將出現,喚醒世人要「重估一切價值」。先哲已遠;他們的哲學,曾被「國族主義者」誤導到「亞利安人」的優越論;甚至,提倡「白種人至上」的種族血統論;暗示「納粹黨國」是唯一的選擇。随後,「第二次世界大戰」,也彷彿宿命式地爆發,世界付出了慘痛的生命財產的代價。

「世界大戰」,為何只論「次」而不論「屆」?顯然地,戰爭是悲劇;已發生兩次「世界大戰」,夠了!只是「區域緊張」和「文明衝突」,依然不斷,以致生靈顛沛流離,讓人不忍。「纖緯學」,推論「2014甲午年」,「第三次世界大戰」恐難以避免;若真如此,也許,這是人類未記取教訓,而任預期「自我實現」吧?

果真
此,「世界大戰」將「以屆計算」;如果,自相毁滅的戰爭後,而有人尚能倖存,則以後每隔數年,來「一屆」自相殘殺的「世界大戰」悲劇,也是可能的。恐怕,那時候,「基督」也不敢再次降臨人世;「上帝」也不想復活了。

2014年「世足賽」的冠軍決勝戰,依傳統慣例,在開賽前,「主辦國」巴西,將和有幸争峰的球隊,以及現場的群眾,在世人面前,分別演奏和高唱交戰國的國歌;那一時刻,歌聲是國族榮譽在此「一生懸命」;有的人,會激動流淚。有幸成為「國家代表隊」的人生,難得遇到一次。

冠軍決勝戰的爭峰雄師,德國的國歌是:"「德意志」高於一切(Deutschland über alles) ",是古典音樂家「海頓」,在1797年的「作曲」;詩人「馮法勒斯雷本教授」(Prof. August H. H. von Fallersleben) ,在1841年「作詞」;德國人自「第二次世界大戰」戰敗投降後,大概只有本屆「世足賽」,可以把握時機唱到忘我吧!?

「阿根廷」的國歌,幸好不是追思以前的「第一夫人艾嶶塔」;作為音樂劇(Evita)主題曲的"阿根廷,別為我哭泣!(Don't Cry for Me Argentina )" 。然而,最後必然有勝負;不妨,「踢球不踢人」,惺惺相惜,後會有期。勝者,喜極而泣;敗者,雖敗猶榮;返國踏上國土那一刻,再來一次「至高無上的哭泣」吧!

《圖片來源:Wikipedia》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