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故事筆記 -《隱士,隱世,隱於市!》


民間關於莫名其妙失踪或恍恍忽忽的奇異遭遇,無可理解,多以「魔神牽引」傳之。山林鄉野奇談怪論,或以訛傳訛;加上媒體擴散效應,和「七月民俗」信仰深植人心。似乎,天地正道似有又無?人間邪道似無實有?屬於宗教的,信者恆信;屬於哲學的,在於思辨。

世道混濁,「後漢書」的「黨錮傳」中記載「范滂」:"滂登車攬轡,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"。人之志,可大可小;「范滂」是一種典型。

躬耕於「南陽」,「不求聞達於諸侯」的「諸葛孔明」,又是另一種典型;當然,禁不住「三顧茅廬」的敦請,以"先生不出,天下蒼生奈之何!"。最後,先生還是潦落去了,鞠躬盡瘁,死而後已。

在宗教哲學的領域,德哲「康德」認為: "上帝是不可證明的!";這讓我回想到,中學時期抗拒教會學校「神職訓導」的名言:"請證明有上帝,我就受洗!"。當時,這般堅持,只被視為,"有叛逆的「無神論」傾向!"。對照當下的「魔神牽引」甚囂塵上;當時,我的抗拒遊說的勇氣,是有些「鐵歯」和強人之難了;歹勢了!

在求知探索的人生歷程中,我有過「修道院」的生活經驗和思想論辮交流。在哲學和神學的荒野摸索;究竟所為何來?人生初老,我以「摸神」為註解。既然,"上帝是不可證明的!";那麼「摸神」,就無涉信仰的皈依;而是一種自我的期許。

以前,我清晨早起,見到母親點香禱唸。「虔誠」,因為在母親的經驗中,「祖先」是曾經確實的「存在」;日後,她自己也會成為「存在」的「祖先」。代代相傳,祭祀成為傳統的儀式。

母親走後,我常想到老人家虔誠中的善念善意;我很心甘喜悅地繼承了母親長年的清晨禮敬祝願儀式;仿佛,我又回到了在德國「修道院」中,所見證的清晨宗教早課的生活。

時代有興衰;對價值的錯亂,對現實的異議,通常不會無緣無故地發生。眾人之事,眾人成;然而,眾人何以分歧不服?難道眾人之中有「魔神牽引」?非也!以個人之弱智,而欲為眾人之神明;且自以為是;在「精神醫學」的理解是「妄想」和「偏執」;背離眾人之真實生活;最後遠人不服,近人見棄。

"上帝是不可證明的!";同樣地,"魔神也不可證明的!"。哲學在思辨,神學在信仰。客觀現象,不在信或不信,而在於合不合理?「摸神」,而「無神」是互相矛盾的;關鍵在於,話語的自限禁錮!人已造出「神」這個字,又豈能讓人「摸神」而「無神」?當然,只能「造神」到底了!

「造神」是最不虔誠的言行表現;却偏有信眾。難怪世道混濁。我當然寧願「大隱於市,而不隱於世!」,寧當一介俗眾草民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