園藝生活筆記 -《梅雨龍珠》


原生於非洲的《龍吐珠》,在亞熱帶的台灣找到新的故鄉,日久適應水土,他鄉也成故鄉了。

五月下旬《黄梅時雨》帶來豐沛的水量,氣溫也清涼了;然而,《龍吐珠》的花期逢《時雨》日夜下,風華正茂展花顏,却得唱《雨夜花》,是有些悲情了。

台灣,正是如此,土地的强大包容和接納,不分先來後到;原生和外來,日久成就《此地一生》;不論得意或失意,這裡就是安身立命的土地。

《時雨》期中,德國企業的夥伴一行人光臨台灣,友人從行程前,心中就已充滿了期待,知道有溫馨的情誼和美食款待;彼比擁抱,互道《風雨故人來》,一切可好?

對比之下,歐洲正逢中東和非洲的難民潮大量偷渡而來,可是歐盟各國莫可奈何,無力解決。東南亞的泰國、印尼、馬來西亞和緬甸,也密集地出現一波又一波的《海上人球》遇險的人道問題。

友人與我,在公餘的話題,除了《歐冠杯》足球賽事之外,就是理解到,世界上較和平安定的地區,即將面臨世局緊張、宗教衡突、文明對抗、貧窮壓迫而加劇動盪;移民和難民潮將日益嚴重。

何地可安身?更重要的問題是,想要有故鄉而不可得,才是生命的悲情。友人在品嚐美食佳餚時,視為人生的幸福而羡慕我生活在食之有味的地方。似乎,我是《只緣身在此山中》的不知惜福的異議者。

人的世界觀是從立足的土地開始的;《在這裡》,更希望《是這裡》;就像《龍吐珠》,,已將每年的《時雨》化作生命中的美麗風景,總是以花顏欣然承受《時雨》的光臨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