園藝生活筆記 -《有,無,玄「機」?》





園藝植物,也有食衣住行的需求;園丁的供給態度是關鍵。照顧植栽,也適用於「一分耕耘,一分收穫」的「報償法則」。在園藝生活中,園丁也可以視植栽,如同寵物一樣地照養;只是,如此一來;人為的過度體貼或干涉,會扭曲了植栽的自然適應力,結果可能適得其反,得了「富貴病」,通常是「貴死了」;或者,植栽,少了自然風味,而多了人工痕跡。

有些豪宅庭園中的人工造景,植栽的整枝、雕型,極盡人工;所呈現的,是主人的富貴財氣;植栽也有傲型怪氣,蟲、
、蜂、蝶,也未敢上前沾氣分光。良禽擇木而棲;鳳凰,畢竟不知人間原味。在日本,有「庭師」的專業「達人」,有可能是自古以來,為貴族武家照顧「日式園林」的傳統專業,將自然風景的季節川流和風采遞變帶入家園,影響深遠,蔚為家園文化。

究竟,園丁應該如何對待植栽?對生態的哲學理解,是許多年來,我從園藝生活的實踐中學習來的,理解人對植栽自身的生命力,應該給予最大的尊重;我只要維持在不同植栽之間有共存共榮的秩序即可;已近乎「無政府」的「小政府主義」;服務即可。

平日,我盡力地去保持植栽生長的生態條件,自給自足地供應成長元素,不用化學肥料和農藥,讓生態自然多樣而達到均衡。就像人的生命基本元素:充分的陽光、空氣和適量的水;配合季節的光源,調節光害和陰影。更重要地,是考慮到,我不是植栽的唯一夥伴;還有蟲、烏、蜂、蝶;它們也是朋友。

植栽的開花結果,賞心悅目,帶給我喜悅、幸福和靈感;多彩的花兒,豐碩的果實,留給蜂、蝶、蟲、烏來自行取用;若有留下的恩澤,才算我的口福和「自食善果」;不過,這般機會極少,我也很甘心。

植栽與園丁我,是生活上的夥伴,相互造福而有情感的「絆」。每年兩次,「冬至」和「立春」,我會「發放紅利」給植栽;就是將客戶用在畜產養殖,過期剩餘的天然植物和礦物提煉出來的營養劑,加水稀釋後,分給各種植栽共享;好像舉辦「忘年酒會」,皆大歡喜。

認識植物,也就是認識自己。草木皆有情,一花一世界;何況花草繁多,人在「大千世界」,何以「自處」和「直觀」?是態度,也是哲學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