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故事筆記 -《「你說呢?」》
人的頭腦,究竟存了什麼?恐怕,不問不知;問了,更不知。別傷頭腦了!就是存了許多來自外界的影響;若沒有自己的認知和選擇,自己的頭腦只是外界「說法」的「暫存區」。
兒童的頭腦,是尚待開發利用的儲存空間;最先儲存的,是「爸媽說」和「老師說」。「論語」中,充斥著「子曰」;「佛典」中,也充斥著「如是我聞」;長大後,頭大了,充斥著「長官說」、「老闆說」、「報上說」。那麼,「你說呢?」;恐怕是,「人家說」,「隨便啦!」或「沒意見!」。因此,人的頭腦有自己的「想法」,就成了珍貴的資產。
現代社會的存在,是透過「想法」的交換,而好像真地有許多重大的事,成為社會成員必須去關心和討論;於是,「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」;「想法」相近的人,就自動歸隊,想逃或想躲,都不容易;無所逃於天地。
「話題」,是「想法」外顯的「目錄」;當社會的「目錄」被定下來後,社會的水準和可讀的價值高低,就被決定了。因此,社會是一本書,決定了成員「想法」水準的高低。
德國,在「第三帝國」時代,「阿道夫‧希特勒」被視為「民族的救星」、「衛大的舵手」;他的著作「我的奮鬥」成為社會的「聖經」,無所不在;向下紮根,深入學校,存放於兒童的頭腦;形成終生的影響。社會上,充斥著「大家說」帝國的光榮;再配上「致敬希特勒」的舉手禮。
「阿道夫‧希特勒」,對「猶太人」的個人「想法」,召喚了許多追隨者歸隊,有知識人、藝術家、流氓、惡棍、劣紳、奸商,平庸官僚,有寄望於「阿道夫‧希特勒」的一群人,成為站台的「宣傳隊」;再複製到社會上的每一個角落儲存。
「第三帝國」對「猶太人」的「大屠殺」,是以「德國之名」進行的。戰後,許多德國人驚訝地說:「不知道!」;但是,道義上已無可逃避「集體共犯」的指責。「納粹德國」的「不義政權」,在對兒童洗腦時,兒童的穿著服飾和手勢,都依照「學校說」;再被帶回家裡遵從;與父母談起,學校的「老師說」,"「猶太人」如何…"。
次日,再到學校,與同學說:我的「爸媽說」:"「猶太人」如何…如何…";於是,社會這本書的內容,是「集體仇恨」的「複製本」;「仇視民主」、「反猶主義]、「歌頌獨裁」、「讚美專制」;於是一個崇尚「暴力美學」的「專制國家」和「獨裁政權」,成為民族的認同標誌;一個有偉大文化傳統的國家,墮落到仇恨的深淵。
現代,在自由民主社會成長的兒童,問起「祖父母」:"「阿道夫‧希特勒」上台,在進行「大屠殺」時,你們在那裡?為什麼不反對他?"
有的祖父母說:"不要被學校老師騙了,德國沒有失敗!「阿道夫‧希特勒」沒死!他躲在另一個「地堡」"。
這是1989年11月9日,下午,「柏林圍牆」被推倒前的同一日;在「柏林」的「帝國議會」大廈,現在的「國會大廈」裡;在參觀「德國問題40年」展覽的歷史記錄片觀賞室裡,一對德國老夫妻,眼中含著淚光,「真誠地」,低聲地「對我說」,他們家裡,祖孫的這一段對話。
隨即,周圍的許多德國老人靠近了;陸續地,「老人說」:"是啊!正確!「阿道夫‧希特勒」真地沒死!他真地躲在另一個「地堡」;我現在不能告訴您,「地堡」在那裡,那是秘密。"
「洗腦大戰」,一代接一代,一直下去。「阿道夫‧希特勒」,沒死?你說呢?
相關文章:人生故事筆記 -《在秋天,被洗腦之後?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