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考試誤人》
考試,不是愉快的人生經驗,不論考試前或考試後;也不論,考試及格與否?考試是對能力的懷疑、檢定、評比和排序。被肯定的和被否定的,都由不得自己,而是決定於別人。
考試是官僚統治和約束的權力工具,參加考試是放棄自我,認同外部權威的主宰。考試,貶抑人格、扭曲人性和誤導價值,卻無關於能力實學,只是讓統治者和其官僚自得其樂,自以為高人一等,可以生殺予奪考試者的前途。
考試,也是鞭子的變異,是為了馴服「不明所以」的外來者和異端者。考試,有文試、武試;也有筆試、口試、面試和實做;或者,明試、暗試;更有試吃、試婚、試穿、試用;每一項考試,都免不了有被上下其手,被作掉、被洗掉和被刷掉,和被通過的「被動」;只要考試者很不乖順,不禮貌,又不懂事,不合身、不合用、不合作,就只能「怪自己」不識相,很那個…這個…,不及格了。考試,美其名是拔擢舉才。很不幸地,是找到識相的奴才而已。
中國,駐美國的「大使」,要求台灣在野黨的總統候選人:"應該通過中國十三億人民的考試,才能…。"這般狂言,正是自曝無知的淺陋;一心想要免費「試吃豆腐」的賊相。中國自己的建國名言是「槍桿子出政權」;野蠻干涉台灣的內政,孰令致之?不就是有「內賊通外鬼」,「賊氣相通」!中國,迄今仍羞無正式的公民選舉;侈言「人民考試」,自己的選賢舉能的考試,難道是群氓考「武打試」?
上世紀,出現在中國的尚武的自稱刀槍不入的「義和團」和「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」時期,專司打、砸、搶、鬥的「紅衛兵」,不是沒有原因的;可在「文化土壤」和「奴性基因」中找到精神野蠻的病理。
曾經,中國的「革命先行者」,也認為中國人是「東亞病夫」;其人民舉辦考「武打試」前,十三億中國人,得先打針吃藥嗎?何苦呢?更不堪地,堅持以「一黨專政,以黨領政」的「中國共產黨」,以武力建國至今,自己的歷代國家導人和黨政幹部,可曾接受過中國十三億人民的「武打試」?
莫非,中國的黨政領導官員的「武打試」,武功勝過其十三億人民?壓死人民?「中南海」的入口,不是立碑「為人民服務」嗎?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的「天安門大屠殺」,莫非正是要向莘莘學子展示,中國當權的黨、政、軍領導,確實是「武打試」及格出身的「專政隊伍」,武功強過涉世未深,追求民主的學子。中國,有這般嗜暴的低素質領導隊伍而被人民服從,是人民的奴性深重和恥辱,更是文明古國的不幸。
無知,又可悲地;一個自稱「大國崛起」的中國,派任世界民主典範美國的「大使」,應該是「萬中選一,一時之選」出身的「首席外交官」;難道也是「武強文弱」,竟會口不擇言地曝短,無法彰顯「大國大使」應有的「修文德以來之」的言談內裡;以悠久的文化代表中國。外人,只能說十三億中國人,蜀中無人了。
無獨有偶,台灣「當權者」,意圖以外來「流亡政權」的「黨國史觀」編修中學的歷史教科書,以遂「黨國」意志;其所能脅迫不願馴服之莘莘學子和人師的濫言,也僅能以日後考試可能出題的「使詐」和召來「摸頭」的低級手段了。主其事之「偽史集團」上下,無能說理重實,偏執而不知淺陋,只能威脅以制,竟是如出一轍,有中國的「尚偽」特色;典型的儒教迂奴,猶妄想以「黨國」權力壓人。
殊不知,人間世道上,有壓迫必有反抗!教育,乃「百年樹人大計」;國家之責,在於孕育追求真理而有自信的公民。若政府不明時代精神,人民追求自由民主之天性,為政不以正道,只知使力造偽,必將走上「短路」;人去政息。
權力者,對文明的進步價值不具信心,對歷史的不義不願反省;只想「以詐使詐」;都是考試出身之弊害。「考試不可作弊」,正是考試有作弊的「隱喻」;曾經是學生者,必然理解;學子在學,大都排斥或逃避考試,也無奈;而考試是「在上」的「主馴者」的特權,考試是「官僚體制」所營生的「形式主義」。
生而為人,「免試人生」、「樂在求知」,才是幸福的學習人生!人之學問,始於困知勉行,而能自求好學不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