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小事筆記 -《南海爭議仲裁案》


很奇怪的現象,太平島,在南海仲裁案中,被海牙國際仲裁法庭判定為礁,引起台灣國內的官民群情激憤;有這麼嚴重嗎?

島比礁有利嗎?差別在於,前者,享有二百海浬的經穧海域;後者,只能擁有十二海浬範圍的領海。

然而,問題也在於,經璾海域只有資源專用的想像,必須有實力去有效地管理和開發才有實效。政府不是宣示,南海資源由周邊國家共享嗎?所以,太平島被判定為礁,群情難以接受,是在於自己的主張,未得到國際仲裁法庭的承認而自尊受傷。

那麼,‘’中華民國‘’被改名‘’中華台北‘’;或者,台灣被改稱‘’中國台灣‘’,是不是也讓國民的自尊很受傷?政府不也是默然地接受?再以同理心為蒙古人民設想;蒙古共和國早已獨立多年,迄今,仍被台灣的政府列為不可分割的領土;蒙古人民大概只能一笑置之,只知道,遥遠的東南方台灣有瘋子,不予理會就是了。中華人民共和國,也有同樣的不幸遭遇,面對相同的瘋子。

世界的秩序基礎,建立在面對事實真相的現實;海牙國際仲裁法庭,在南海仲裁案中最具意義的宣告,不是島與礁的認定;而是否定‘’歷史主權‘’的虛妄主張,這類主張,正是歷史上許多帝國主義者利用民族主義的妄自尊大的野心,對外聲索非法的領土而引起戰争。

民族主義的排異,加上帝國主義的野心,只想佔有和開發領土和相關的資源,却不能珍惜和保育人類共有的地球生態,以致造成人類的生態危機或浩刼。南海仲裁案的結果,有呼應生態保育和海洋資源的遠見。

‘’歷史主權‘’,既欠缺法律的基礎又非法破壞海洋生態,判決直指人類生存危機的原因;影響所及,不僅是區域安定,而且影響人類的生存環境。南海仲裁案的結果,固然讓認同中國的民族主義者氣憤而不能接受;但是意旨有進步的價值在其中。

國家的可敬,不在於主權領域的廣大,而在於國家能追求普世人類共享的進步價值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