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自求多福》
出外遇險是悲痛的經驗;失去生命,更是讓人不捨和嘆息!交通事故的意外,乘客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而殞落,快樂出門旅遊,却未能平安回家,更是人間同悲。
有些不幸的意外事故的發生,讓人百思不解;面對生命的無常和風險,每個人都是無奈的小草,既想堅強求生却又卑微而莫可挣脱無常的遭遇。風險是自己的,機率却由不得自己。
出外行走,有恐攻,有暴走族,有炸彈客,有飛彈亂射,有軍事政雙,有疲累的駕駛,更有無從確認安全無虞的交通工具;外出的各種風景和人情讓人期待,却也可能讓人措手不及而生離死別。台灣不大,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,風險有比較高嗎?以我的經驗和理解,台灣是安全的國家;但是,不幸的交通事故傳出,總是讓人怵目驚心。
原因何在?若從日常生活的經驗去理解,台灣是不出事算幸運,若出事,則不意外;也就是,徒有各種規定和標準作業程序,却是自行看著辦;所以精準飛彈可以輕易地被單兵亂射出去而擊中無辜的受害者。街上的大量汽機車和自行車任意霸凌弱勢,典型的強權就是公理的交通現象;出事是必然的風險,若沒出事,則是幸運的機率。
我的德國好友Sandra Breitenbach教授,在一九八九年,中國發生‘’六四天安門民運,軍隊被令上天安門廣場鎮壓民運的那一年,正好在台灣,住在我家。她的母親以為,台灣也會受到中國軍隊的攻打,關心却又聯絡不上女兒,於是致電德國外交部,詢問台灣是否也有風險?
德國外交部客服人員理解台灣和中國的實際差別;耐心地說明地理上的距離,請老人家放心。但是,白目的德國外交部客服人員關心過度,又額外提醒老人家:“台灣的軍隊正在適應解嚴後的民主化和國家化;但是台灣的交通現象很讓人不放心,上街的風險很高,請您女兒出外務必注意,尤其機車像刺客!”。
Sandra小姐,後來得到母親的轉告;寫信到德國告訴我,台灣的交通風險被德國認證比較可怕;我也只能無言了。在信末提到,她已經習以為常了,不意外了!自己會‘’自求多福‘。這句自我安慰的成語,是Sandra小姐來台灣後最先學到的,也最常上口的真實慣用語。人生無常,自求多福!誠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