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別人」,沒有「禁書」的「玻璃心」》
中國,被台灣朝西「突射」的「雄三飛彈」的來去自如嚇到了嗎!?自誇「不信邪,也不怕鬼」的「唯物主義」的「黨國教徒」,被嚇到的感覺,真是不好受的!台灣,知道嗎?不可以嘲笑!否則,嚴重又粗暴地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。
中國的「官員」責怪台灣:"飛彈朝西射出,竟然是先告知「別人」"!若是可忍,孰不可忍地開口要價:台灣拿承認「九二共識」來賠。
似乎,言下之意就是,台灣不承認「九二共識」,還讓飛彈朝西射出,讓中國「地動山搖」,嚇壞了;也讓「別人」看到中國的「玻璃心」,見笑了!
語言表達思想,還有「潛意識」和精神現象;一個國家的官方話語,標誌國家的思想品位和精神高低。以欺騙立國,遂行暴力統治的「黨國」,在官方用語中,常見到赤裸裸的語言暴力的暗示;這是符合「唯物主義」信徒「不信邪,也不怕鬼」的自我壯膽和自我催眠本質。
相對地,「唯心主義」信徒重視「修辭」的技巧;境界高遠;關於國家是否可以「禁書」為例?此事,不以國家暴力遂行,而是立法宣告,以"讀者的年齡是否已成年?",來進行書籍的「分類管理」。因此,除了「未成年者不宜」的禁止和「應有家長許可」的建議規定外,所有廣義的書籍,都可以自由流通。
中國,正在進行自以為聰明的「進階版」的「愚民運動」;自認可以對所有的思想進行審查准駁;不合「黨國教條」義旨的書籍和「多媒體,一概予以查禁。中國的「黨國政權」正在建構愚民的「烏托邦」,以為思想禁錮,就可以為所欲為。
在「雄三飛彈」事件中,中國的「官方用語」正是反映「民族國家」在精神上與智能上的低落不如「別人」,而粗魯地要求台灣,言下之意,應該先替中國所自以為的「自己人」「塞奶」。
世界文明的進程,朝向知識的開放與分享的方向前進;中國逆大勢潮流而固執中國專制的惡劣傳統,查禁書,禁異議;卻有專制者的「被暗殺妄想症」,只在意「雄三飛彈」朝西射出的不懷好意;真是充滿不安全感的「玻璃心」大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