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立春」,動工》

 
 
 
春節長假結束了,即將正式復工!問題是,復工?本來就散漫,也自由成習慣;太陽底下,還有那些偉大的事,等著復工?

何況,過春節,其實是過年;新年才剛到,傳統上,有大休假的規矩;而且,在這個時代,政府也立法,鼓勵多放假。有事,已有‘’大內機器人‘’代勞;本來就不太需要自己去動工,又何來的復工?行事曆上的復工,只是作為支薪或拿報酬的依據。

與其說年假過後,收心去復工;不如說,時間不等人,總要過去;薪酬在等著發給看起來在做工的人。至於,究竞做了那些“鳥事”?一點都不重要。反正,有上工,要領薪酬,就言之有理。

古時候,「中國禪宗」有「襌門公案」笑談:突發奇論,發明“鳥頓悟”。有個“蛋頭大師”,立下門規,告誡弟子:“不做不吃”;必須“做工”,才“有得吃”。

有“蛋頭徒弟”,百思不解,「不做」與「不吃」的「鳥關係」?於是,不去“做工”;而被老師父“當頭棒喝”。然後,師父‘’自個兒‘’,大口吃起來。

徒弟見狀,“頓悟”了,搶走師父的食物,三兩口給吃光了。「打人」與「搶劫」,也算特殊「做工」。

師父痛駡,拿起棒子,又想對著徒弟,當頭打下去。

徒弟,提醒“蛋頭師父”:“停工!別費事了;師父打徒弟,徒弟搶師父,都是遵守門規,有做有吃;現在没東西可吃了;師徒,本日停工休息吧!”。

這下子,換師父“頓悟”了,“兔崽子,說得也是,青出於藍,而勝於藍;明日,換你作師父,帶我出去「化緣」;不……不,出去「行乞」”。

徒弟反問:“師父的意思???,明日復工?就是出去當乞丐?”。

師父,一棒又想打過來,“不然,明日吃啥鳥?兔崽子,別忘了門規:「不做不吃」”。「化綠」或「行乞」,都是「做工」。「禪宗」,不立文字,以免「望文生義」而「以文害義」。

年假放太長,沒啥不好!只是“大寒”未去,‘’立春‘’,也是“春寒料峭”;確實,此時,蟲都没有,也就没“啥鳥”可看。說“復工”,太沉重了;真地想動工,還是等“春暖花開時”’。

「國際自由之家」,已經搶先“復工”了;評比台灣的「自由度」;在世界上,名列前茅,超越美國和法國,被讚為世界上“最自由的國家”之一。

如此的厚重“春禮”,值得台灣人深思,‘’自由的意義‘’?「自由」就是「選擇」;因此,我選擇,清晨先到花園去“動工”:春耕、翻土、剪枝、嫁接和施肥;“要收穫,先復工”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