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發芽」與「出洞」》

 
 
 
「立春」節氣,四季復元;日前,進入「雨水」節氣,未來幾天的水氣,應該會較明顯。初春的雨水滋潤大地,供養草木,是自然的恩澤;在盼望中,深夜被落雨聲喚醒。

清晨,天色初亮,雨已停止;不過,後續的雨水供給,仍可期時。穿上兩靴,戴上斗笠,像個「老農夫」,巡視「雜樹林」;不過,手上持的,不是農具鋤頭,而是「數位相機」。

我正在尋覓春天的生機印記,春雨初到,依然春寒料峭,萬象更新,就在於植栽的「發芽」;相似於草原上,報春的「土撥鼠」,鑽出洞來,呼吸春天的氣息。植栽的「發芽」,早於草原上「土撥鼠」的「出洞」。

從寂靜中悄然出現,對於「觀時而作」的人,會有喜悅;就是在心情漸趨悲觀中,盼到意外的驚喜。冬天和長夜漫漫,生活節奏放緩,受限於天寒氣凍,「蟄伏」與「窩居」的生活,總有被壓抑的無奈,只能等待,相信寒冬暗夜終將過去。

「發芽」與「出洞」,對於我,哲學的意義,在於:"又活過來了!",或者,"經過、撐過、活過"。人生中,經驗和見識愈多,對於生命的「恆常」與「無常」,能有「活過來」的喜悅,和「有所為」與「有所不為」的信仰,那應該就是智慧。

「活過來」,就我的哲學理解,就是"鍾情"與"寄託",找出意義,讓自己喜悅。「自得其樂」;在新年初春,不在於迎來「恭喜發財」的人之所欲;有可能,在發現草木自艱困的逆境中「發芽」,那是生命的慾望和意志。

即使鏡頭下「柳橙」的種籽,長出鮮綠的新芽,依然脆弱微小;但是,我已經預想到,兩年後的初春此時,我將為幼小的果苗嫁接"早生結果」的「芸香科」品種。

然後,再過三年的深秋,我將可以有「採果樂」,那是「揠苗助長」的「自得其樂」;不過,自然必將會給予果樹更艱苦的考驗。

生命的存在,永遠是面對「順其自然」和「妥善照顧」的選擇;能夠「隨心所欲」,是「智慧」,還是「放任」?這又是另一個哲學問題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