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曾經愛過」》

 
 
 
歐洲幾個國家,在近年,先後因為「多元社會」整合困難而發生「恐怖攻擊」,濫殺無辜的不幸事件。最近的苦主國家是英國。願天佑苦難的人群。

宗教、族群和文化的不同;經濟的、社會階級的不同,欲形成多元文化價值的「共同體」,是艱難的社會工程。宗教上的陳義:“愛你的敵人!”,是強人所難,也太矯情了。因此,「愛」不容易,就容易滋生「恨」。

人群的悲哀,在於有不幸的人,自始不知「愛」是什麼?就以疏離、猜疑和陌生而排斥「異己」。哲學的理解,「曾經愛過」的境界,是會讓人幸福的,也會讓人懷念的,更會讓人有自信,生活在「現在的愛」的境界。

人群的生活,需要「意義」;從中得到「幸福」;那麼,「意義」的大部份,是來自「愛」,有些部份,來自「成就感」;有些部份是來自「價值感」。曾經,我對於「愛」,有想到「危險」;在世俗的社會,常見「由愛生恨」的悲劇。然而,悲劇的起源,不是「愛」而是「佔有」、「失去」和「焦慮」而牽引出「失控」;悲劇因此而生。

經過這道哲學的辯證和理解;我對於「愛」有了「超越」的期許。在人生中,「曾經愛過」是「學習」和「成長」的機會;在不同的場域中,因為偶然的遭遇而「曾經愛過」;或者,不理性的「戀」,曾經讓自己和讓對方感到愉悦、期待,都是值得珍惜的,也是日後可以回憶的故事;對現在所愛的人,更是無價的資產。

「曾經愛過」,所以珍惜「現在」與你牽手的「愛人」;幸福是共同的命運。哲學的理解,我對「曾經愛過」,是持自信的和開放的態度,豐富的情史,有助於珍惜擁抱現在的和未來的「愛」,直到長眠不起。

英國,已故的哲學家「羅素」,人生在世九十八年;他活到九十二歲時,仍然想要「談戀愛」。勇氣可佩?也是「老當益壯」?也許都有。我的理解,從哲學出發,「老先生」是熱愛哲學人生的勇者;想要珍惜有愛的生命歲月:「曾經愛過」,愈多愈好!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