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四通八達》

 
生活機能便捷,指涉的是: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的需求,可以随時隨地被供給滿足。「便捷」與「可通」,是「治理」和「進步」的文明指標。但是,這些可欲的「價值」不是無償的或免費的!

「時雨」季節,「蘇花公路」的山壁坍塌崩落,阻絕台灣東海岸的南北重要交通路線;也使「中央山脈」所分隔的東部和西部的往來,欲速不達。接下來,台灣東西向的三條「横貴公路」和「迥轉」國境的「北迥公路」和「南迥公路」,以及鐵道系統,除了增加疏運的交通負載外;在「時雨」季節,密集的大量降雨,更是對國土四通八達路徑的嚴峻考驗。

便捷,還被要求必須随時保持通;是不容易地與自然對抗。地球氣候,有可能,已進入劇烈極端的週期;未來,地球將出現更多「複合型」的天災危機,也威脅「海洋國家」的台灣,不是不可能。

台灣的地形和地質,山高水湍,山地面積佔五分之三的國土,地狹人稠;山林地區的國土保安,長期受到觀光、休憩和農產的過度開發利用;每到較長假期,車流人潮擁塞通路。

台灣,美其名,交通系統四通八達;這只是表象的「存量」建置;實則,「流量」管理未見實效;以致,台灣的長假現象是‘’人看人,車塞車‘’;結果,四通八達的系統,反而是「自虐」;未見實踐長假的可欲價值,反而造形國土過度負載和長期的破碎山河。

國土空間和自然生態資源,應該是全民和後代子孫所有;當代人,有了便捷的交通,却還要更便捷,於是交適系統愈來愈細,對國土永續保育形成嚴重的威脅。這種不斷地切割國土,似乎以為,自然不會反撲,報復人類不斷的侵害。危機,正在於自然的無情求償。

每個人,都是「用路人」,只是有人多用,有人少用;但是,要求四通八達,暢通無阻,是所有「用路人」的私心,却是山林大地的傷心。

每次,我往來南北各地,高鐵奔馳,汽車轉乘,一切的迅速,似乎理所當然,才是國家和社會有進步。但是,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,內心常感困惑,又自責偽善;何以生為「現代人」?出門就需要便捷的交通?汲汲營營,美其名,是為經濟發展而自利也利國;所以,一切的舒適便捷是天經地義。

奔走終日歸來,夜裡想到,明日還得起早,又得趕行程商旅;日復一日;男人的滄桑就在四通八達的便捷裡。篳路藍縷,以啟山林?或雞犬相聞,不相往來?究竟,我的滄桑?我的偽善?那一個,才是真實的我?我只想“是我”?但是,却不免困惑!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