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名人演講》

 
 
 
六月,是各級學校的「畢業旺季」;也是「名人」上台演講「更出名」的「旺季」。日前,有一則趣聞,外島地區的某「鳥大學」,邀請一位喜歡「講話」的「名人」蒞臨「講台」。

結果,各方自討没趣,「聽眾」落跑;「演講」的「名人」有損「面子」;於是「炮口轉向」,射向社會。許多不相干的,有「不在場證明」的社會「閒雜人等」,當然是出錢的家長和打混學歷的學生,都淪為此位「名人」炮口下的「炮灰」。

印象中,「名人」的定義是:“怎麼又是你!”;然後,“怎麼老是你”;‘’這個世界沒別的人嗎‘’?‘’沒別的事嗎‘’?“怎麼老是老狗啃老骨頭”;一套劇本唱到老:“老是說些有的、沒的、五四三的、那些鳥事”。

這是走不出「莒光日」風俗的「黨國社會」;符咒當道:「三字經」、「四字符」、「五言絕句」;然後,說不清楚又講不明白,愈描愈黑。終於,有「社會共識」,完成「說文解字」的「不知所云」的「蛤?」、「蝦米?」、「蝦米碗糕」的「名人」與「聽眾」的「社會」。

特徵是:“怎麼未見「新鮮人」?未見「新鮮事」”。老是「老人,老當益壯」,在「折舊」;「折無可折」,只有「剩餘償值」,“老骨頭熬湯底”;讓人多吃無益。

原因,我當然知道,一世代三十年,「老賊」,…,老是你和你們,自己不逃;未來的主人,只好自己逃出去。「演講」,是很無趣的集體催眠和洗腦?大官說大話,老人玩老鳥,聽眾心知肚明:“又來了!”。

“時,然後言,人不厭其言”;什麼「鳥話」?非得在「畢業季」,到處趕場?見人多,就幻覺自己太偉大,是真理的代言人。觀眾也有自知之明;相約:“又來了!見人就閃吧!”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