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-《「咨爾多士」》

「文言文」被派上場;「外來黨國」的「國歌」,有「咨爾多士」的歌詞,在「黨國國慶」上被各路各懷心意的和尚‘’唸經“,哼哼啊啊…,如此這般焦慮地拖完。

明白地說,草民、蕃民,老少都懂的「咨爾多士」,英文是“Hey, you guys!”;「白話文」應該是“嘿!你們這些傢伙!”;或“嗨!小子們!”;德文是“Ihr, Genossen”! 日文是‘’みなさん‘’。聽起來,日文的口氣,似乎比較中性溫和;日本人多禮,在此可見。

不過,不論用「白話文」,或「蕃文」來理解,都不能否認,「貴國國父」說這句話的背景:「孫文」是在對他的「本黨的黨衛軍同志們!」(Parteigenossen)訓示,何謂「革命精神」?

也就是,「吾黨所宗」的「主義」;「黨衛軍同志們」必須對思想產生信仰和行動的力量。問題所在,正是「思想」何來?來自「絕對主義」的思想是宗教,既然有信仰,就不容質疑;結果必然無法「與時俱進」而走向思想體系的幻滅。

若思想來自「相對主義」,有優勢的特色,就是正反價值的辯證可以接近真理。終於,‘’真理使人自由‘’(“Die Wahrheit macht Euch frei”)。

「咨爾多士」,被「老大」訓示,要依據「訓話者」自己的思想去革命;可想而知,這是「父權心態」,‘’你們這些小子們,要聽老子的話‘’;最後是人去話散;黨與國俱亡。

思想,只有經過自己的好奇、懷疑和提問,再經過攻錯與辯證,成為自己所堅定信仰的價值。專制傳統深厚的土壤,「人們」未經「啟蒙」,必難以脱離「蒙昧」,而容易於陷在「奴性」的心態和語境。朋黨循私,豈有思想?「咨爾多士」,如鳥獸散去,各找出路,不意外!

「愛國」成為宗教;國歌和國旗成為宗教儀式的法器;「人們」,「貴黨同志們」反而忘了思想的價值和意義,流於計較「法器」的形式。只注意「黨外」,有無開口唸「本黨的經」。

既然「愛國」已經‘’宗教化‘’;「咨爾多士」,不妨謹記;佛教「大乘金剛經」的「偈示」:“應無所住而生其心!”。既然要信教,所信仰的對象是「教義」而不是「法器」和「符咒」。

為求「貴國」正常,「愛國」非‘’唸經‘’不可;「經文」可否改為:“恭禧發財,祝你幸福,咨爾多士,長命百歲,唵嘛呢叭咪吽‘’?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