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園丁的時間表」》

 
 
 
在園藝生活的實踐作業中,我嚮往四季分明的季節流轉,尤其「黃曆」上的「二十四節氣」,是我與植栽互動的「時間表」。花園裡的果樹種類,有熱帶的,火龍果、鳳梨、紅毛丹;也有溫帶的,梅、李、桃、梨;少量而多樣;也形成對「植物病蟲害」的自然防護。

園丁,對於偏好不同氣溫屬性的果樹,以「二十四節氣」的「時間表」管理,必然太天真。溫帶的梅樹,愈冷愈開花,樂在寒流裡,卻凍死熱帶的火龍果、鳳梨、紅毛丹。

經過多年的失敗教訓,適時、適地、適種,是「時間表」的「附註」;我歸納出「適應風土」的有效管理原則;於是,四季都有適時的花果。春天的櫻樹,秋天的槭樹,把握開花與變色的條件;時間到了,成為得心應手的「觀賞樹」。

過熱或過冷的氣溫是「天災」,會讓「時間表」失準而亂了花時和花序;「時間表」只是參考的原則,園丁仍然必須注意氣象的變化,預作防護。

台灣的地理位置,除了「地緣戰略」的優勢價值外,還得天獨厚,有利於果樹的栽培和種植。台灣的柑橘,為何特別好吃?「亞熱帶」的地理和氣候特性,使得原來生長在「溫帶」的柑橘,在台灣被馴服而結出特有風味而好吃的柑橘。

在國外吃過當地的水果,我特別想要回台灣吃水果。一年四季都有好吃的水果;這其中,必有可以探究的原因。有好吃的台灣水果,是生活在台灣的幸福;能欣賞"小而精美的台灣"是智慧,我的理解,就先從愛吃台灣的水果開始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