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故事筆記 -《「撐久點」》

幾年前,我到馬來西亞的「蘭卡威」(Langkawi)商旅;回程時,在當地的機場等待登機,飛往「吉隆坡」轉機。

距登機的時間,還有大約一小時,我到商店看有些什麼「特產」?實在不虞匱乏,也不知有什麼「特產」?就東看西看,又不時扡看手錶,怕誤了登機時間。

就在猶豫,是否該走出「特產」商店恃,一位「女店家」,熟女外貌,親切地以「漢語」問我:“先生,是台灣來的旅客”?

咦!喔!我被看穿了?身上有貼「台灣人」的標誌嗎?沒有啊!

熟女笑著說:“來這裡的客人,有很多台灣人”!

是嗎?“請問您,台灣人來店裡,大多買些什麼「特產」”?

熟女,笑得有些曖昧:“…就是「這個」!”

蛙!蛤?蝦米?…‘’「印度神油」‘’?!

這下子,反而換我笑得有點…「那個」。

熟女,應該就是「店東家」趁機加碼:“來這裡,不買「這個」,白來了”。

蛤?蝦米?有這麼嚴重嗎?换我質疑她的“誇大”,「生意人」總是老王賣瓜。熟女竟然推薦「這個」,我有些‘’意外‘’,我…我,有聽過功效,但是,…竟然,台灣人來這裡,大多買「這個」。

於是,反問女東家:“說真的,「這個」的「特效」是什麼‘’?


早知道,不問還好,女店家竟然對我上下打量:“先生,還年輕;我家「那個」此你老多了,用了「這個」,可以「撐久點」,我…你知道的,女人就愛「這個」,我是很滿意的,…要不要帶「這個」回台灣?以後用得著的”。

誇她「漢語」流暢;女店家提起,她的祖先在三百多年前,自中國福建的「閩南地區」移民到南洋,先到泰國,後來又到馬來西亞;她自己是結婚後,隨著也是華裔的先生定居在「蘭卡威」。

許多台灣來的旅客到店裡時,以台語交談詢問,所以,她認為,我是台灣來的。

只是,“台灣人為什麼大多買「這個」?”

熟女店東,笑得更暧昧:“先生,你知道,還要問!男人不是都想要"撑久點"?

蛤?蝦米?…喔... 喔!



近日,台灣的國會有「撐」的鳥事,國會議員質詢國防部長;共匪以武力侵略台灣時,台灣可以撑多久?

這是「失敗主義」的「笨蛋」才會問的“鳥問題”;難道不想要撑久點?有志氣的台灣人是要‘’撐到死‘’,也不放棄!只有對自己没有主見和信心,才有「撑多久」的「鳥問題」。

「撐」是「力量」和「意志」的「總考驗」,出現「撐」這個「關鍵字」,讓我想起,幾年前在
蘭卡威機場商店的遭遇和「鳥事」的對話。

當年,於是掏出身上的信用卡,買了一些「這個」,回台灣後,作為「伴手禮」送給一些"心有餘而力不足
"的「鳥友」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