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 
 
 
在「博弈理論」中有名的「囚徒困境」案例,用於形容兩名囚徒為得到較現况有利的出路,彼此在決策思考中,陷入相互制約,不做對自己不利的行動。結果,以「維持現狀」的選項最有利。

決策的選項,包括出賣對方去告密,或者,囚徒合作對付獄卒,或者個別囚徒私下收買獄卒,獨享較佳的差別待遇。

在獄卒這一方,也有機會的利益和成本考量,被收買或拒絕誘惑,嚴加對付囚徒來立威。但是,自己也有決策風險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等於讓自己管理這兩名囚徒的「邊際成本」增加。或者,與囚徒勾結而被反咬。

「囚徒困境」的文本,可以有許多不同的選項故事。總之,這款「黑獄風雲」的「鳥事」實在是既可以興奮、挫折,也可以無聊。人失去自由,在黑獄中,不是只有囚徒,還有獄政的管理人,包括平日與囚徒接觸的獄卒,通常被質疑有「業外收入」,風評不佳。

浮世現象有辯證,有時候,失去自由的囚徒即將出獄,重獲自由,獄卒會眼紅吃味。這種心理頗怪異却很正常,獄卒仍必須繼續留在黑獄中;也很像被判坐困漫長的黑獄歲月,比囚徒更鬱悶。

當下有趣的類以案例,台灣的「前總統阿扁」提前出獄在外就醫,其支持者仍然憤慨,黑獄當局或獄政上司不近情理地緊盯「阿扁」的一舉一動。

既然已放阿扁出來就醫,黑獄和小英總統,何必斤斤計較於阿扁的言論,實在格局太小;說啥麼「鳥規定」;那都是有權力的人自己在玩法。本來可以有智慧地處理的政治決策,却玩成自己的「囚徒困境」。小英總統和她的獄卒,在獄內獄外都難以自由自在。

在嘲諷的想像語境中,小英總統對前任總統阿扁,也是自己從政的提携者的困境,竟然玩成自己的符咒「維持現狀」,到底誰才是囚徒?

從「博弈理論」出發的哲學意義去理解:無以破壞「均衡」再達到「新均衡」者,都是市場均衡的「接受者」(Price Taker);隨波逐流而已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