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 《 敵人的「任務」》
台灣始終有「外患敵國」和「內憂敵人」!有「內憂外患」,不是壞事!「無敵國外患者,國恆亡!」。哲學上,有另一個角度可思考:“正視惡的存在,惡也有積極的意義,提醒自己,不可淪落與惡為伴,而是超越惡,嚮往高貴的善”。
現代的國防,不僅限於軍事、政治、經濟、法律和社會的「衛國戰争」。更重要地,在語境上,要確立「敵我之分」,「主場」和「敵場」之別。這需要哲學;「柏拉圖」的「哲人為王」或「王修哲學」,用意在於治國的正確,從思想和說話出發。
台灣的外患,來自不具有國際法上領土「聲索權」的中國,其對台灣的「統一」主張,是單方的、非法的「帝國主義」的「領土野心」。台灣對內和對外,應該在語境上摒棄「假議題」的「統一」的用語,代之以「侵略」。
至於「獨立」,對於台灣,已是實境實存的事實,無可否認「主權在民」的事實;台灣人,自己所需代代相傳的任務,是「國家正常化工程」;「正名」與「制憲」。對外的用語上,代之以「捍衛國權」;既有「國家」又有「主權」的意義。
對內和對外,多用「台灣」和「首都」、「國幣」、「國民」,以彰顯「國格」。以上,都是簡單而不必爭辯的事實,也不必淪為神學意義的「證明有無上帝?」,而是符合哲學上「存在主義」的法則:“存在先於本質”的實踐。
台灣的內憂,在於政治神學上的「教義對立」,缺少哲學的辯證;政府的國策戰略以莫名其妙的「維持現狀」而自陷被動和消極。
「國軍」只強調「建軍備戰」,却‘’敵我不分‘’而經常鬧笑話;退伍的「末將」前撲後繼,如飛蛾撲火,投入敵人的懷抱,還「塞奶」:“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”!後方的現役國軍主官和主管,也「大頭症」發作,閉門發明「戰勝」的定義,就是以後不再談「殲滅」敵人,而是強調“迫敵奪台失敗”。
似乎,國軍修佛有道:“佛心來著”!國軍自己的善意解釋是:敵方有奪台的‘’任務”,使其失敗。似乎,有點不好意思喔!殘念!讓敵人失敗,請「中國天皇」息怒,下次再努力些即可犯台成功!
國軍在思想上,犯的「低路錯誤」,正是「修辭學」不及格。國防部長和參謀總長,以及各軍種的主官將軍須知:敵人的犯台是侵略,更是不正當的非法野心,不是道德語境上的「任務」。國軍的修辭不當,等於替敵人的邪惡賦給道德上的神聖。
有侵略外國野心的「惡棍」,想對外侵略,都先有神學上的「造論」,總是自稱天賦神聖的任務。没想到,國軍竟然呼應而且還放生敵人回家找媽媽。這樣子佛心當道的國軍,幸好不是「伊斯蘭國」(ISIS)的敵人。
俺,早已覺悟:“自己的國家自己救,自己的愛人自己護”。俺,先從「修辭學」這一科,學會思想和說鳥話!
現代的國防,不僅限於軍事、政治、經濟、法律和社會的「衛國戰争」。更重要地,在語境上,要確立「敵我之分」,「主場」和「敵場」之別。這需要哲學;「柏拉圖」的「哲人為王」或「王修哲學」,用意在於治國的正確,從思想和說話出發。
台灣的外患,來自不具有國際法上領土「聲索權」的中國,其對台灣的「統一」主張,是單方的、非法的「帝國主義」的「領土野心」。台灣對內和對外,應該在語境上摒棄「假議題」的「統一」的用語,代之以「侵略」。
至於「獨立」,對於台灣,已是實境實存的事實,無可否認「主權在民」的事實;台灣人,自己所需代代相傳的任務,是「國家正常化工程」;「正名」與「制憲」。對外的用語上,代之以「捍衛國權」;既有「國家」又有「主權」的意義。
對內和對外,多用「台灣」和「首都」、「國幣」、「國民」,以彰顯「國格」。以上,都是簡單而不必爭辯的事實,也不必淪為神學意義的「證明有無上帝?」,而是符合哲學上「存在主義」的法則:“存在先於本質”的實踐。
台灣的內憂,在於政治神學上的「教義對立」,缺少哲學的辯證;政府的國策戰略以莫名其妙的「維持現狀」而自陷被動和消極。
「國軍」只強調「建軍備戰」,却‘’敵我不分‘’而經常鬧笑話;退伍的「末將」前撲後繼,如飛蛾撲火,投入敵人的懷抱,還「塞奶」:“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”!後方的現役國軍主官和主管,也「大頭症」發作,閉門發明「戰勝」的定義,就是以後不再談「殲滅」敵人,而是強調“迫敵奪台失敗”。
似乎,國軍修佛有道:“佛心來著”!國軍自己的善意解釋是:敵方有奪台的‘’任務”,使其失敗。似乎,有點不好意思喔!殘念!讓敵人失敗,請「中國天皇」息怒,下次再努力些即可犯台成功!
國軍在思想上,犯的「低路錯誤」,正是「修辭學」不及格。國防部長和參謀總長,以及各軍種的主官將軍須知:敵人的犯台是侵略,更是不正當的非法野心,不是道德語境上的「任務」。國軍的修辭不當,等於替敵人的邪惡賦給道德上的神聖。
有侵略外國野心的「惡棍」,想對外侵略,都先有神學上的「造論」,總是自稱天賦神聖的任務。没想到,國軍竟然呼應而且還放生敵人回家找媽媽。這樣子佛心當道的國軍,幸好不是「伊斯蘭國」(ISIS)的敵人。
俺,早已覺悟:“自己的國家自己救,自己的愛人自己護”。俺,先從「修辭學」這一科,學會思想和說鳥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