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關不住俺」》
自由是如何失去的?自己設限、噤言、不去想、想到就恐懼,怕被牽扯,於是自己主動劃清界線;似乎浮世的現象,只要與自己無關,自己就能平安無事。有這些天真想法的人,都是廣義上的「自由的敵人」。
可以說,自由是在享用者自己退縮中點點滴滴失去的;然後浮現人群的集體冷漠;甚至害怕旁觀,眼不見就没事。愚蠢的社會,是仍有不少人,勸退自由鬥士:“少說兩句!”,或“少惹敵人”;完全不明白:“不反抗,就是投降,就是自由的敵人,只能被桎梏,當順民奴才”。
本日是「言論自由日」;走過「戒嚴歲月」,仍有不少人,內心迄今有「自我審查」和「自我過濾」的鬧鐘,不敢表意、言說或書寫。這種現象是可悲的!不僅自己是「自由的敵人」,還以自由為敵;心態上呈現:“太自由不好,太亂了!”。實則,自由無罪,是奴性的自己犯賤,懷念被上枷鎖的滋味。
「思想是語言的囚徒」,浮世的寡言或浮躁,言而無義,事實在於思想能力的貧乏,書寫能力的拙弱;文明的創新將不可期待;這也是為什麼自由重要。「不置可否」的順從,不是人群的福氣,反而將如同茫然的愚笨羊群,等待被處理。
勇於說出自己的思想,不必被人牽制,對自己的言說和思想負責;關鍵在於:主觀上有堅持,「自由的精神」和「獨立的思想」;客觀上有風度,「尊重異議」和「勇於對話」。
台灣人歷經數百年來的「外來統治」,都是被要求「聽話」當「順民」,被洗腦成「自卑」和「自我否定」,甚至媚強羡富而自認「務實」。實則,這般賤骨的心態只會被強權惡勢力更看不起。
以後,台灣人要自勉,勇於說出作為台灣人的價值和堅持台灣主體的意義。任何外國和附庸勢力的立場,都不能高於台灣人的國民意志和尊嚴。“我思、我言、我寫、我在、我自由”,就是俺的「台灣價值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