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自殘的商道》

上午,一位自越南回國的客戶友人,約詢我談些「反中暴動」受災善後的相關法權問題。見到他的倦容和挫折,趕緊相互擁抱。無言的溫馨動作,說明了一切;渡經劫波兄弟在;台灣,才是我們共同安身立命的國家。回家真好!

「危邦不入,亂邦不居」;台商,遠離故國,寄人籬下;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;人生的遭逢,就是「鬧劇」和「悲劇」輪替上演。友人有事業雄心,投資多元;卻成敗相當。這是「商人無祖國」的宿命吧?!

多年前,台商大舉西進中國,因為有「子公司」成為「日資企業」的供應商,也僱用在地的中國籍員工。孰知,中日交惡,在「反日暴動」中;有員工當「內應」,招來其他暴民洗劫庫存;延誤了交貨,讓他的心血付諸流水。災後,他只好認賠,當作「相欠債」,成為日本人的「替死鬼」。

隨著中國的投資環境惡化;友人轉向新興市場開發和投資,越南,被他視為,天無絕人之路;「上蒼」,為他開了另一扇窗。商人懷財在身;君子無罪,懷璧其罪;商人的投資佈局,有常理視為當然,亦有反常之處。在商言商;就是視「先機」和「獨到」為商機。孰知,越南的「反中暴動」,成為中國人的「替死鬼」;也只好當作「相欠債」。這是台灣人的「共業宿命」吧?!

我曾問及,中國和越南都是威權專制國家;前往這等國家投資,豈不是為「不民主」和「不自由」的專政反動的制度添柴火。友人的觀點,正如同另一位可能有「大頭症」的「大腕富商」的特異而不異的觀點:"民主不能當飯吃!",堪為奇觀。

友人理直氣壯地說:"威權專制國家,就是「商機」的沃土,官方幫助壓制投入成本和勞動條件,就已經是讓商人感恩的內部利潤;威權專制很有效率;不自由和不民主是人家的內政;台商又不是要去參政;只要打點好官方的關係,官員得到好處,富了,就會保護台商,也保障自己的既得利益。"好奇怪的論點!;不勝唏噓!簡直就是台版的「重商主義官商勾結論」;我提醒友人;"這種「助紂為虐」的手法是「短多長空」,為自己的未來播下了仇恨的種籽;狡兔三窟,見好就收,別吃不完,兜著走!"。

越南,近年隨著經濟的發展,而和同質的威權專制國家中國,浮現更多的矛盾;資源、領土、市場、外資和商品產權、發展模式。中國自豪於「改革開放」的成就,自喻為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」。這是「國家資本主義」;追求「低成本,高發展」;短視的殺雞取卵;最終,將被自己製造國土生態,社會矛盾的外部成本拖垮。

世界經濟史上,威權專制國家的經濟,因為缺乏民主和法治的有效制衡;在高速興起後,終將走上自我崩垮。「納粹德國」的「國家資本主義」,就是「負面經典」。國家,被視同為大企業而對內獨裁經營,對外吞蝕資源;其實,迄今歷史上還沒有「萬歲企業」存活過;國家亦如是;城市也相似;美國的汽車工業大城「底特律」,不是「破產」了嗎?

威權專制國家有致命的劣根性,就是「排他」;不論好壞都不許有分店。當台商逐漸轉進南鄰越南時,中國有被背叛的情感傷害;對越南和台商的態度也日趨不友善,顯現羨憎交織的「狼性」心態。

越中的矛質,有歷史的和情感的死結;一個歷史上習慣被朝貢的「天朝大國」,始終走不出歷史的「帝國幻影」。向西方看去,「俄羅斯」也有類似的現象;都是以「草船借箭」,用外資來壯大自己,再反噬援助者和鄰國。這都是民族自卑感作祟而表現的「羨憎交織」(Resentment)。

當年,友人有感於台灣在「解除戒嚴」後的「自由民主」的發展和成本上揚,認為不利企業的生存發展,而選擇外移;美其名,為不得已而用腳投票,寧願到不友善的威權專制國家投資,且視之為天堂。如今,卻是逃離天堂。

猶記得,幾年前,我曾經以在德國求學,研究「歐盟」的「公法學」心得分享,提示友人,商人只要以「中產階級」自居就好,既可享有物質上的富裕,又可享有精神上的自由;關心政治而不勾結政治;支持民主,完善法冶,熱愛文化,幫助弱勢。最後,文明昌盛,社會穩定,生態友善,永續發展。

相見,不如懷念!如今見面,竟是以感傷不甘的慰問話題開場。人生,為逐利而走天涯;寄望威權專制來圓夢,以為能胃口大開多吃飯。孰知,吃不完,快逃!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