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大同與童話》
童話,顧名思義,是大人唬弄兒童的話;不然,就是兒童之間的童言童語式的對話故事。童話,有助於兒童的心智發展;大人以真誠編寫童話故事,善意地唬弄兒童,使童稚的心靈相信,世間真有其人其事。
童話的「成人」版本,應該是神話;除了能騙倒望治心切的草民外,還讓不少達官權貴成為信仰;舉國自欺欺人。童話,有可能是為了安撫兒童身體的不安定,而從心靈下手,施以催眠;在床前聽完大人的童話故事,希望不吵不鬧,一夜好眠到天明;讓大人專心地去完成「成人故事」。
神話,從古至今,伴隨圖騰,成於信仰,而用於統治,以穩定統治的秩序。在權力的世界,掌權者的神話,就是其信以為真的意識形態;或者是,其自己不相信,卻硬要將神話當作童話,說給成人聽;以為人民都還是三尺之童。
不論童話或神話,都是虛擬情景,必然禁不起現實的檢驗。古代的「大同」世界,既是童話,也是神話;但是至今都沒有實現,反而是各式各樣的「多元」世界出現了;對立、矛盾、緊張、衝突、不安、猜疑,都成為世界的普遍現象。
童話中的情境和人物,不是只有大小或強弱的對比;終究那只是童年時代的幻境,有些童稚的可愛。人的成長過程中,思想的啓蒙和生命的現實遭遇,會讓人形成自我的質疑和認同;而走出童話和拒絕神話。
古代的「大同」,是源於卜筮,以作為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「天命」依據。也就是,統治者對國政大事有大疑,就和心腹、卿士、庶人和卜筮相謀,各方皆從,就是「大同」;其中包括卜筮所取用的龜甲獸骨上的火痕示意。「大同」,可得身體健康,福澤子孫。
世事難測,而「大同」其實不可得。統治者及其卿士謀客,在神話破滅時,其實不妨視為「天意」,就莫再意圖染指童話了。畢竟,在現實的世界裡,世事再難料難行;成人還是有責任,要為兒童保留童稚純真的童話世界。
童話的「成人」版本,應該是神話;除了能騙倒望治心切的草民外,還讓不少達官權貴成為信仰;舉國自欺欺人。童話,有可能是為了安撫兒童身體的不安定,而從心靈下手,施以催眠;在床前聽完大人的童話故事,希望不吵不鬧,一夜好眠到天明;讓大人專心地去完成「成人故事」。
神話,從古至今,伴隨圖騰,成於信仰,而用於統治,以穩定統治的秩序。在權力的世界,掌權者的神話,就是其信以為真的意識形態;或者是,其自己不相信,卻硬要將神話當作童話,說給成人聽;以為人民都還是三尺之童。
不論童話或神話,都是虛擬情景,必然禁不起現實的檢驗。古代的「大同」世界,既是童話,也是神話;但是至今都沒有實現,反而是各式各樣的「多元」世界出現了;對立、矛盾、緊張、衝突、不安、猜疑,都成為世界的普遍現象。
童話中的情境和人物,不是只有大小或強弱的對比;終究那只是童年時代的幻境,有些童稚的可愛。人的成長過程中,思想的啓蒙和生命的現實遭遇,會讓人形成自我的質疑和認同;而走出童話和拒絕神話。
古代的「大同」,是源於卜筮,以作為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「天命」依據。也就是,統治者對國政大事有大疑,就和心腹、卿士、庶人和卜筮相謀,各方皆從,就是「大同」;其中包括卜筮所取用的龜甲獸骨上的火痕示意。「大同」,可得身體健康,福澤子孫。
世事難測,而「大同」其實不可得。統治者及其卿士謀客,在神話破滅時,其實不妨視為「天意」,就莫再意圖染指童話了。畢竟,在現實的世界裡,世事再難料難行;成人還是有責任,要為兒童保留童稚純真的童話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