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何日再有夢?》


「歐盟」形成的目的,在於建立自由的、法治的和社會的歐洲;期許歐洲大陸上的各國家,能超越以往的「民族國家歐洲」,那是一個各國互相爭強好勝的歐洲。理想的歐洲,必須是多元包容的「文化大陸」;有超越民族國家的政治、經濟和社會的機構設計;也是一艱鉅漫長的整合工程。其中,經濟的波動和文明的衝突,是對歐洲政治和經濟整合進程的重大考驗。

「理想主義」的歐洲,是愈自由愈好;但是在自由化的進程中,必然流失對「自我的認同」和「自決的主權」,這是「歐盟」內部的困惑。「歐盟」,作為歐洲整合工程的總意志機器,在實踐理想的進程中,浮現愈來愈多的問題。「歐元」的存在意義,是其一;多元民族的意志決策距離,是其二。

「歐元」,作為「歐盟」內部,非全部成員國家的「共同貨幣」;只能視為被創建的「歐元區」的流通貨幣;在「國債危機」時,幾乎崩,這是「歐元」成立以來,初次的生存危機考驗。然而,「歐盟」所存在的「歐元區」和「非歐元區」的「雙軌」現象,對於作為「歐盟」基礎的「單一市場」和「單一貨幣」的理想,無疑地,是「信任危機」。

同屬「歐盟」的成員國,「歐元區」的國家,必須遵守「共同貨幣公約」的財政紀律,有為其他發生「國債危機」的成員國紓困的義務;相對於「非歐元區」的成員國,顯然地不公允。

英國,堅持保存「英鎊」而末加入「歐元區」;在「歐元區」發生「國債危機」時,得以隔岸觀火避開了「系統風險」;還對「歐元區」贈送幸災樂禍的嘲諷,氣壞了伸手紓困的主要「金主」國家「德國」和「法國」。

「歐盟」的政治決策執行機關「歐盟理事會」,設在比利時的「布魯塞爾」;民意監督機關「歐盟議會」,設在法國的「史特拉斯堡」。對於「歐盟」廣土上的眾民,其實,彼此是距離遙遠,以致事不關己。更何況,「歐盟」的擴展尚在進行中,未來,仍有申請加入的新成員國;當初結盟的效益將遞減,「系統風險」可能將遞增。

雖然「歐盟理事會」採「共識決」,但是對於「小國)而言,似乎,自己是無足輕重的,而是,強權德國仿佛有「否決權」;德國總理一言九鼎,典型的!實力決定存在」論。「歐盟」,因此像「聯合國」,成了「寡頭」強權的舞台;窮國叫苦,弱國抱怨,強國不甘。

一個人多口雜而缺乏效率的「超民族國家」的「歐盟」,必然在內部形成貌合神離的「疏離感」。此時,民主機制若喚不起「參與感」,必然在低投票率的惰況下,保守的「右派」民族利益者的力量,就相對地被突顯了。

2014年5月25日,「歐盟」完成了「歐洲議會」的大選;各成員國的選舉結果顯示,追求自由歐洲的政治力量,普遍地遭逢挫敗;民意的主流位置,讓給了「反歐洲整合」和「反歐元」的保守民族力量。

浪漫的歐洲,只能表現在文化的大陸想像?終究,還是要面臨許多現實的政治、經濟和社會問題的嚴酷考驗。何日再有夢?

「歐盟」的相專題,我另有相關文章,如附聯結,如下: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歐洲右轉?》

 哲學人生筆記 -《從歐盟到歐洲》

《以自由之名,出賣自由?現代歐洲啟示錄》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