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 《隨身財富》
五月底,是申報《國税》的末日;對於必須補繳《綜合所得税》的國民,可能心有感觸;好像是要剝皮的世界末日。有這麼嚴重嗎?
雖然,納税是國民的義務之一;繳納所得税,是《量能徵收》。補税,好像是國家對納税義務人的能力,予以肯定;總是有些怪異的感覺,仿佛這是《黄鼠狼給雞拜年,不安好心》。尤其,各國政府的本性,就是浪費人民的血汗貢獻。不浪費,就不是政府!
富人的生存之道,如果不是隐藏財富,就是大方行善,分享財富。反正,財富之於人,在世的時候,享用得到,才是真的。富人,只有在世的時候,才有富裕的意義!
我們的社會,依然重男輕女;父母總認為有兒子,財富才有好的著落。我見識過一些富裕長者的晚景,實在不堪。其實,只有在盼望呼喊時,能在身旁扶持照顧的,才是真的兒子;否則,多子多孫,不如没有,只是像一群等著分財富的秃鷹而已。想來,總是不勝唏噓!
為父母送終,是兒子的責任;照顧姐妹,是兄弟的義務。這個信念,是我曾經作為兒子,也是兄弟的承擔和決心。
人生在世,心存善念,勇於承擔,就會感受到富裕;現實的生活,温飽知足,求知分享;就足以成為精神貴族了。
繳税之後,只希望國家善用善良國民的能力貢獻,照顧到弱勢的同胞,實踐同舟共濟的互信價值。如此,申報納税,也會是幸福的義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