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小事筆記 -《等報告》
現任總統的任期,來日不多;總統為了國家最高學術機關《中央研究院》的《生技園區開發工程專案》進度大幅度地延宕而當著院長面前生氣,責怪"没人跟我報告"。
總統需要為此生氣嗎?在他所領導的國家,人民才是主人,委任他領導和代表國家;然而,在總統任內,自己許下的承諾,没有做到的項目何其多?他有主動地向人民報告嗎?
"等報告"是何其消極的管理者的心態;總統不應該是管理者,而是國家的領導者,本身就擁有制度上,上下通情的資訊管道。領導者的首要任務在確認國家安全和發展的方向,不可迷航,其次團結人民,然後知人用人。
領導者的角色正如德國劇作家"布雷希特"的名劇《伽利略》中的上帝創造天體,有日月和星辰,一切運作井然有序,到了第七天,上帝滿意自己的創造,於是去休息,那一天就是《星期天》。換言之,其他的日子是工作天,上帝孜孜不倦,苦心思考,有何不足和缺陷,而不是在等報告和混日子。
總統當著最高學術機關院長面前公然生氣的現象,顯示總統不理解,國家對《中央研究院》的學術地位意義象徵應該尊崇,而僅著眼在行政轄屬上,將學術望重一方的院長視作工程發包業主而已。
總統的生氣場合極為不宜,却展現官大學問大的權力威風。如同台北市長的愛生氣,都是權威即將過氣的隱喻。領導者愛生氣的現象是不夠格的自卑感和自信心不足的展現。
文明國家的權力者對望重士林的學人無不謙卑以待,以展現重視學術的風範和彰顯國家對學術機關的尊崇;正如同人民對總統的尊崇,是展現對國家的崇隆。
以前《蔣總統》威權專行,對《中央研究院》院長《胡適之》先生仍然表面上很尊崇,僅能將個人對《胡適之》先生的不满和咒駡留在日記中。
總統被媒體包裝成"温、良、恭、儉、讓,一路走來,始終如一";但是,日久現破綻,權力的傲慢和權力將失去的焦慮,總在潛意識的驅動下流露出來。
"没人跟我報告",只是管理者"等報告"的心態,以致勉强自己作為領導者,而遇事多應變無能,和權力的傲慢,正是總統執政失敗,大失民心的重要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