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不痛不癢》


一年到底了;日歷只剩下稀疏的餘日;還好一年將復始,新的日歷已經掛上了,正在待命上場中。似乎,日子很像庫存品,可以取用不盡。

時間,是一種哲學思考,也是萬物"存在"的自我認知。生活的經驗中,萬物都會老去,時間有限;愈用愈少。以人的生命為喻,一生的歲月,如同一張大面額鈔票,各人認知的價值不相同;有人認為金額不夠用,有人認為,金額很夠用。

無論如何,大面額鈔票開始動用之後,只會愈用愈少;人在少年、中年、老年三個粗分的階段裡,心情各不相同。少年時期,充滿雄心壯志,想要的太多,却未必有最佳的經濟花用,可能買了許多未必用得到的負擔。

中年時期,有哀有樂;有時苦多於樂,不免感慨或懷疑,何苦而來?這是意義迷失的階段,此身非己有。老年時期,大面額鈔票,所剩不多,年老體衰,心有餘而力不足。老年,打死不退,不是正常的人生,而是逆勢而為。

這麽説來,人生的不同階段,總是生不逢時,不是不夠用,就是用而不當;好像生命一無是處。這正是哲學上場,有可用之處;尋找生命的意義!不錯!太順利又合意的人生,是不值得活過來的;現在的"潮語",就是"人生勝利組"。

人的悲劇,正是在於一生順利,不知人間疾苦而自視為天之驕子;經常流露無知的傲慢!法國哲人伏爾泰,常因為思想豐富而有苦惱和困惑,於是自嘲,寧願有無知的人生;知道太多,就有太多的苦惱;但是,無知却又被認為是不幸的。

如此一來,哲學是一門抓癢的學問;這裡癢,那裡也癢,愈抓愈癢。於是,德國哲人海德格爾以日耳曼民族的冷靜和理性,提醒世人,"生命的本質,就是走向死亡的存在";即使有痛有癢;過完最後那一刻,就不痛不癢了。

存在的時候,人生的意義,是撫痛抓癢;在《平安夜》也不放過!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