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悲嗚的河流》
河流源自高地,向低處流去;最終的歸處是大湖或大海。河流是彎延前進的,左轉右灣的形勢,增加沿河的流城面積和風光。高級的文明必然保護河流的健康。
人類依河而生活,文明在河流的平順段落誕生;河流對人類的影響,主要在經濟的發展;但是河流對於地球有更重要的意義,就是生態保育。
得可惜!世界上的名川大河,幾乎都被充分地用於經濟發展,航運,水力和灌溉,以及漁業,河流已被過度地消耗和污染。
河流,對於大地的意義,正如同人體的血管,身體被過度操勞消耗,營養不當,血管阻塞或硬化,身體必然會不健康,血液混濁,含氧量低,頭腦昏沉,心肺無力。
最近,政府歡欣地慶祝入境旅遊的外國人數突破千萬人次;政府對外國人行銷和吸引觀光客的誘因,強調"台灣是美食的天堂"。這個口號,先入為主地將台灣的特色聚焦在美食,此外,...似乎說不出來,還有何其他的特色。
河流污染是大地的隱憂;美食是身體的天敵。國人是典型的口腔民族,嗜吃美食,答嘴鼓,好鬥嘴,容易群情激憤,名嘴行業是當今的顯學和美食之外的在地特色。
觀察台灣人民的身心狀態,可以從河流污染、美食自傲和鬥嘴互駡的現象看出,是普遍不健康的。身體有心血管硬化和阻塞引起的症狀,在寒冬時,經常引來救護車,又嗚著急促的警報聲哀嗚疾行而去。
聽到救護車的悲嗚,或許救人有望;但是,大地和河流,也有相同的健康問題;然而,如何拯救人類賴以生存的河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