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難民》


 

因為一位政治意識強烈和偏執的個人濫言,涉及替人認定是“中國難民”的指涉和“排外”的仇視,而引起社會上各路人群的嘩然與反彈;證實了台灣社會有禁忌。然而,台灣社會,長期以來的“鋸箭”心態使然,使得類似此類駡人者與被駡者,以及群情激憤者,一起陷入惡性報復的負面情緒漩渦中。這無助於國家的自由與進步。

對語言和話語的無知的使用和負面的理解,無助於社會的和諧,即使我們共同生活在自由的國家和民主的社會;結果是被平庸的與邪惡的思想和話語所支配,反而成為不自由的語言的奴隸。

“難民”一詞,在台灣被各方人群普遍地作貶抑身分和地位的指涉,等同“種姓制度”的低下地位。若我們從字詞語意的歷史去理解,難民與接受難民的新國度都是具有高貴的人性本能。

人因為有倖免於難的求生本能而出逃與被迫流亡,固然有人生的場所和階段的悲哀與無奈;但是無關於個人的道德和品格的高下,而是嚮往美好,主要是自由;而自由是一切價值的基礎;自由就是選擇;能提供選擇的新世界正是高貴願景的實證與存在。

難民的過渡是移民,再成為住民,國民和公民;終極的目標,是成為自由國家的自由人民;更高遠的理想是在哲學意義上,成為偉大的自由人。

人類有被壓迫和被奴役的落難危機,在古希臘的時代,對於從其他城邦逃避奴役而被所落脚的城邦提供庇護,成為傳襲至今的高貴的人權價值,在“歐盟法”和德國的“基本法”,都被標舉為進步的價值理念,就是“難民庇護權”(Asylrecht);難民與難民的目的國,彼此是互相成就了高貴的人權與美好願景的價值。

美國的先民,也大都是來自歐洲,逃避王權和宗教壓迫的清教徒難民,或者出於改善生活的原因,而嚮往航向美洲大陸的新世界。剛開始,許多人都有人生落難的困窘和無奈;但是嚮往自由與夢想的心願是高貴的,前程也許有危險,至少可以免於在原鄉故國被奴役壓迫。

台灣是上天對自由人的應許之地;先民無論來時路多麼艱困,每一位來到的人,都是被珍惜的倖存者,都是嚮往我們將共同擁有的自由。當台灣能對世界有“難民庇護法”和“難民庇護權”,那更是“台灣之光”。

正如燈塔照向黑暗的大海,向著我們而來的“難民”都是對我們有高貴的期望,願意加入我們一同捍衛自由。“排外”是自我孤立,也是自信不足;我們彼此都不要再誤解“難民”為貶抑的語意,而互相猜疑,隔閡和排斥,成為潛意識的負面偏見,而是要正向擁抱“難民”,與我們同在一片上天應許的自由土地上,共同努力,相互合作,實踐美好的願景。

相關文章:
人生故事筆記 -《你遇到誰?》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我們」是誰?》
哲學人生筆記 -《人間風景》
哲學人生筆記 -《人民與共和》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