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故事筆記 -《「歡迎光臨!」與「滾出去!」》

 
 
 
"歡迎光臨!",一句店家或者主人迎客的態度用語,很温馨,而且讓來到的客人安心,不是嗎?

曾經,在中國首都北京,我接受「老中友人」風雨故人來,溫馨地招待上餐廳。正在選擇店家持,站在食坊門口的接待小姐,看起來,應該是從農村地區進城工作的清純姑娘;羞赧地對我們說:“歡迎光臨!” 。當下,好耳熟的用語;「老中友人」說:“這家餐廳是台灣人常來的,應該是比較合你的口味!"。

"何不吃在地的口味?入鄉隨俗!「台菜」的口味,俺回台灣,每天吃!"。先打住,没進去,另找別家餐廳;於是,我向那位接待的小姐微笑:“謝謝您!下次有機會再來!”。

小姐,受寵若驚:“唉唷!先生,您太客氣了!歡迎下次光臨!”。「老中友人」在旁笑我:“見小姐就想聊,藉機搭訕,真是「別有用心」!不過就是選一家餐廳;還没吃呢!你也想說上幾句!”。

"這…,中國的「改革開放」,經濟掛帥,還是得保存些「古意」的「人味」嘛!何况,人家小姐,也很客氣接待;一句話,也是相遇有緣嘛!看來,「貴國」得禮失求諸野!向俺學習「紳士風度」!"。

「老中友人」說:“成!那行,就這家吧!讓你安心!"。於是,兩人又回去那一家「食府」;那位小姐還站在門口,喜出望外:“先生,果然又光臨了!”;「老中友人」在旁以「文言」打趣:“咱家「公子」與「貴府小姐」,有緣!吃定矣!”。

「接待小姐」客氣又溫馨地順著:"兩位「公子」有請,隨我來!",帶位「搞定」;好個古意風情!上菜前,我倆聊到北京,在「國民政府」時代,舊名「北平」,六百多年的「京師」,天子脚下,人文薈萃,有容乃大;說話有「京片子」的味道。

我倆互相回憶;以往,在德國求學的歲月,曾經都遭遇「德國統一」後,「排外」的風潮;最常在市街道上,聽到有不懷好意的口氣,當著外貌明顯看得出來的「外國人」;尤其是,向「穆斯林」的穿著,或「亞洲人」的外貌,咆哮:“「滾出去!」”(raus) ;還比手揮舞驅趕。

「修道院」的神父、院長和修女們、德國同學和我的「業師」,都曾經提醒我,自己出外,要多注意安全;也安慰我:"非常歡迎您來德國,"與我們在一起"(bei uns) 。那些路上的「咆哮」,是「民族主義」的「極右勢力」;可視為「排外」的一種社會和文化的焦慮現象"。

「德意志民族」有「優美」的文化傳統,偉大的思想家、詩人、音樂家輩出;但是,歷史上,也有難以消除的隱憂,就是「排外」或「仇外」的精神狀態,總會隨著不同時代的政治、社會和經濟情勢的變化而起伏。「排外」的歷史高潮,發生在「第三帝國」;以「德國」之名而犯下的「反猶」和「大屠殺」的悲劇,是「德國」的「原罪」。

餐桌上,我告訴「老中友人」:“聽到「颧迎光臨」,尤其在天涯異鄉,好像聽到大地的遠方,傳來教堂塔樓的鐘聲,總讓我感到安心自在,所以悦耳!”。「老中友人」,於是趁機虧我,雙掌合成「揚聲筒」:“老張同志,歡迎光臨!” 。那趟北京商旅訪友之行,就此烙下“歡迎光臨”的溫馨回憶和趣味。

美國的「聯合航空」的「暴力逐客案」,發生至今,喚起世界各地的旅客警醒:航空公司是「飛航服務業」,不是真心的「以客為尊」;動輒以「飛安」、「反恐」和「超賣」的似是而非的「鳥事」,對旅客「搞飛機」和「打折扣」,不是「票價」而是「服務」。

「聯合航空」的「鳥事」,向旅客證明:真正的「飛安」危機,是航空公司自己在「搞飛機」。德國的「明鏡在線」(Spiegel Online)對「聯合航空」的「暴力逐客案」的報導,標題的德文註解是"Brutal Rauswurf ",就是‘’野蠻地丢出去!"。還好,當時飛機還未飛上天空。

相關文章:

人生故事筆記 -《在歐陸聽到大地的鐘聲!》

德國的「明鏡在線」(Spiegel Online)對「聯合航空」的「暴力逐客案」的報導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