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雨中採果」》
「雨中撈魚」,那是小時候的樂趣,也是在暮春四月底,「穀雨」到「立夏」的這段時光,雨下了又下;但是,大地滋補,草木萌生,綠色的視野,田邊的水渠滿溢出來到草地;小魚越界而不察。
記得那時候,打赤腳冒著密雨,雙手掌合拱,在青綠的水草淺漥裡撈魚到木盆裡。這樣的場景和在夏夜裡,找林中的「火金姑」,都是此生難忘的記憶。
生態的復育,依賴覺醒,也是漫漫長路;自然而可接近的生態,早已遠離,代以開發後的人工造景;記憶就成故事了;往日情景,只能回味。
現在,我自己比較能"釋懷";就是自己能繁殖和栽種「多年生」的「黑莓」、「桑果」、「覆盆子」,這類可以每年採收果實的「漿果植物」。
正逢下雨密集的暮春四月底;大清早,在植栽的密林中,尋尋覓覓,尤其那些由紅轉黑的成熟漿果,目標明顯,就伸手採入竹籃,數量若已足夠當日早餐食用就停工,留待次日再來。一對「鳶尾花」探頭出草叢,像一對好奇的「小精靈」;看似一臉狐疑。
同樣地,雨水,落在斗笠上;雨水,也滴在樹叢裡和果實上;心情仍如童年有童趣,卻多了些"可惜";「雨中撈魚」竟然變成「雨中採果」。
相關文章: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穀雨」與「時雨」》
記得那時候,打赤腳冒著密雨,雙手掌合拱,在青綠的水草淺漥裡撈魚到木盆裡。這樣的場景和在夏夜裡,找林中的「火金姑」,都是此生難忘的記憶。
生態的復育,依賴覺醒,也是漫漫長路;自然而可接近的生態,早已遠離,代以開發後的人工造景;記憶就成故事了;往日情景,只能回味。
現在,我自己比較能"釋懷";就是自己能繁殖和栽種「多年生」的「黑莓」、「桑果」、「覆盆子」,這類可以每年採收果實的「漿果植物」。
正逢下雨密集的暮春四月底;大清早,在植栽的密林中,尋尋覓覓,尤其那些由紅轉黑的成熟漿果,目標明顯,就伸手採入竹籃,數量若已足夠當日早餐食用就停工,留待次日再來。一對「鳶尾花」探頭出草叢,像一對好奇的「小精靈」;看似一臉狐疑。
同樣地,雨水,落在斗笠上;雨水,也滴在樹叢裡和果實上;心情仍如童年有童趣,卻多了些"可惜";「雨中撈魚」竟然變成「雨中採果」。
相關文章: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穀雨」與「時雨」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