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你」笨蛋!》

 
 
 
"「我」沒醉!「我」無罪!別怪「我」!";以上的自述語境,以「我」為主,典型的以「我」為「中心」的陳述;這是「主觀」,以「我」看世界。哲人「柏拉圖」認為:"世界對於我,就是我看到的樣子";以此陳述作對比:"世界對於你,就是你看到的樣子"。

「你」是誰?以「我」為「中心」的「我」來看,「你」,是可近可遠的!放你在心上,稱「您」;否則,「你」不過就是「你」,一個在「我」之外的「第二人稱代名詞」,與我的距離略近於「第三人稱代名詞」的「他」或「她」。距離太遠,已經不是在不在「我心上」的「問題」,而是可有可無;想到和說到的人卻太遠,而可以存而不論的可能「相關人」。

因此,經驗顯示;人的問題,除了「我」的領域;否則,最多的「鳥事」是「我與你」的問題:愛、恨、恩、怨;"我愛你!"或"我恨你!";或"我才不鳥你!";或"你敢不鳥我?",「你」笨蛋!…沒完沒了的「鳥事」,就是這個世界的真實。

世界的問題,以哲學的理解,在於「同理心」和「距離」,以平等互相對待;「我與你」,互相將對方「放在心上」;漢語的語境,為此,而以「您」稱對方,是「敬語」的尊稱,讓被稱呼者「您」,感受得到「在我心上」的尊重。

「你」,「第二人稱代名詞」的存在,必然是合理的,可以理解為「同一掛」的「笨蛋一族」;可以「玩在一起」的「狐群狗黨」;比較「沒大沒小」的圈子;除非,「我」說:"「你」笨蛋!",「你」還必恭必敬地回「我」:"謝謝「您」的指教!";那就是「主僕關係」;「你」笨蛋!只夠「當奴才」的「跟班」。

在此,我對不同的語境,另有理解;掌握外語的能力,通常對「第二人稱代名詞」,以「敬語」的尊稱"最安全";當以「同一掛」的、「換帖的」,可以「說心事」的「閨蜜」或「密友」,彼此以「你」相稱,反而親切自在。說"「你」笨蛋!",也無妨;反正都屬「笨蛋一族」,才在一起。夫妻相愛,「你和我」都是笨蛋,也心甘情願。

初到德國求學時,我與「業師」以德文的「您」(Sie)互稱,即使是「師徒關係」,也是恩師對弟子,彼此依然保持西方的「騎士精神」。「您」(Sie) 的字首是「大S」;若字首是「小s」的sie,指的是「女性第三人稱代名詞」,「語法主格」(Nominative)的「她」,或「複數」的「他們/她們」。

德國同學的「群已關係」,同儕比較「不見外」,重視「被接納」和「近距離」;對於我,以「您」(Sie) 尊稱同學,大多是被抗議和被提醒: "請,以「你」稱呼!" ("duzen, bitte!")。一位「老德同學」的提醒,很實用:他在初戀時,問女友:"我可以吻「您」嗎?";女友迫不及待地接受請示;卻先嬌嗔:"Du Dummkopf!" (「你」笨蛋!) 。

「騎士精神」已遠,現在情竇初開的「年輕人」,…情不自禁,大多"直接了事";大概已沒有「笨蛋」先問「閣下」:"「您」的意願如何?";若有的話:得到的回答有可能是:"「您」,先等會兒喔!「我」得先問「我媽」!"。也不意外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