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小事筆記 -《地緣的浪漫禮讚》

 
 
 
中國,明知於「國際法」無據,卻有併吞台灣的「帝國主義」的領土野心,原因何在?愛"一家親"的台灣人嗎?

顯然不是的,否則,官方的「傳聲筒」豈能放狠話,將對台灣的邦交"剃光頭",又經常「文攻武嚇」中國自欺欺人的"一家親"?

答案,在「南中國海」的違法「填礁造島」;顯示中國欲進行:從「陸權國家」轉進「海權國家」的戰略想定和有地緣海權條件不足的焦慮。

歷史上,中國曾經自滿於「天朝」的世界觀,物產豐富,無所不有,在世界的中心,自封為「中心之國」(Das Reich der Mitte) ,以符合中國的定義。

「天朝」的「陸權國家」定性是傳承農業文明,以土地為本所衍生出來「有土斯有財」的發展觀,已不符中國「改革開放」後的國家利益。

歐洲人,自十五世紀「大航海」時代的「地理大發現」後,已顛覆「陸地中心主義」,海洋包圍陸地,是地理的事實;美洲國家的成立,也是源自這項事實。其中,美國的建國,「自東徂西」,從大西洋通向太平洋;自稱地理位置優越的「兩洋國家」。

歷史上,美國海軍少將「馬漢」倡議海權對國家,有戰略上支配的優勢價值。證諸歷史的發展,西歐列強,必然是臨大西洋的國家;以思想民族自豪的「德意志」只能困在中歐大地上發展陸權。

德國,一個多世紀的國家發展,只能在歐陸上東征西討,向四方侵略;最後以失敗收場。美國,取代沒落的海權「日不落國」英國,成為以海權支配各區域的世界國家。

中國,類似俄羅斯,欲成為海權國家,卻始終缺少空間地緣上理想的海權基地。「填礁造島」是中國的一個「戰略補強」。外購和自建「航空母艦」是另一個「戰略補強」。

中國外購自烏克蘭建造的「瓦良格號」「航空母艦」,改裝後的「遼寧號」,故意途經台灣東部的「西太平洋」水域,除了炫耀"大玩具"的"告別陸權"的心理外;更是別有隱喻。

就像剛新嫁的媳婦,抱「泥娃娃」故意經過「送子觀音」像前:"如果,在「西太平洋」水域,有一艘不沉的「航空母艦」台灣,就可以實踐從陸權國家到海權國家的戰略轉換。

中國,有「中國夢」;美國、日本和俄羅斯的海權象徵,軍艦,航經台灣東部的「西太平洋」水域,遠眺巍巍高峻的東台灣的「海岸山脈」和中央山脈,難道不會有相似的夢想。

放在歷史場景的對比之下;十六世紀的葡萄牙水手,對「美麗之島」台灣讚嘆:" Ilha formosa! ",是對台灣唱出如讚美詩的浪漫禮讚。台灣的地緣,海權競爭的戰略優越地位,盡在列國爭勝中。

相關文章: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中國的海權戰略想像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帝國海權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藍海此岸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美國活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一石二鳥》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