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浮想不寫》
德國首都柏林,在「白雪聖夜」前,遭到「恐怖攻擊」;遠在遙遠台灣的我,也感到同理心和哀傷。
那個發生災難的地方,我曾遊歷過,如同歐洲不同城市的「耶誕節夜市」,本來就充滿歡樂的年節氣氛;也很像台灣的「年貨大街」,群眾聚集,為了採買年貨用品,也為了感受富裕感和喜悅。
站在市集,內心也感受「人和年豐」的「知足」;但是,「恐怖攻擊」讓人哀傷;那是出自何種邪惡的居心?不願世道平安喜樂。
然而,遠在台灣,被視為德國歷史「困難」的「納粹存在」,竟然被中等學校的師生視為變裝遊戲的"創意",而裝扮自己成為惡名昭彰的「納粹黨衛軍」和「秘密國家警察」的「蓋世太保」,引以為炫耀。此舉,招來德國代表和以色列代表的抗議,也引起國際媒體的報導。
這種庸俗炫耀,只為引人側目的無良舉動,不是唯一,更不會絕後。往年,政府和企業的「年終忘年會」同歡,許多平日道貌岸然的主管,不顧形象,也犧牲色相,裝模作樣地上台獻醜表演,搏取笑場同歡。
「變裝」,是否定真實的「自我」,嚮往和屈服於威權的「他者」,一種內心卑微的「自我」對外投射,藉著模仿掩飾自卑的人格。原真的「自我」不好嗎?
以我的哲學理解,因為有"場所的悲哀",卻無能為力改變"身在場所"的無奈命運,只能向著想像的他者,投射自卑的心願告白。變裝暴政建制的穿著打扮和模仿手勢,標舉圖騰,都無法掩飾內心的庸俗;樂趣只是一時的煙火,內心的空虛是長期的侵蝕自己的存在意義。
人類社會的使命,除了共同生活,以肯定同類的存在,還有世代的啟蒙和傳承;在"速食"的時代,社會的庸俗不耐表現在:"浮想不寫"的無力,多以圖像和圖騰表述讓人想像的意思。
常見社會上的對話,各方呈現破碎的贅言,反映的是,思想表述能力的貧乏,浮想而不能思,也不能述,問題的原因在不能寫作。
歐美的學校,鼓勵學生寫作,必須提出討論課的書面報告、公開報告、發表不同等級的論文,…;依據格式規範,還有不同的專業報告、論述文章、小論文、學位論文、學術論文。能寫,必須經歷學問的訓練和思想的啟發。
法國,多年來的「中學畢業會考」,有「哲學寫作」的科目,這項考試有偉大而古典的意義,讓學生多讀經典而能好學深思,對選定的題目,振筆寫出自己的思想創見;也是人生思想的啟蒙。
台灣學生與其"花銀子"置裝和變裝排演和表演,何不寫出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思想創見?可預期地,文章千古事,誰理你?老師,可能也不耐讀完通篇;最後只批註:"貴生附註:複製的來源!",或"讀君「佳作」,徹夜難眠"。
那個發生災難的地方,我曾遊歷過,如同歐洲不同城市的「耶誕節夜市」,本來就充滿歡樂的年節氣氛;也很像台灣的「年貨大街」,群眾聚集,為了採買年貨用品,也為了感受富裕感和喜悅。
站在市集,內心也感受「人和年豐」的「知足」;但是,「恐怖攻擊」讓人哀傷;那是出自何種邪惡的居心?不願世道平安喜樂。
然而,遠在台灣,被視為德國歷史「困難」的「納粹存在」,竟然被中等學校的師生視為變裝遊戲的"創意",而裝扮自己成為惡名昭彰的「納粹黨衛軍」和「秘密國家警察」的「蓋世太保」,引以為炫耀。此舉,招來德國代表和以色列代表的抗議,也引起國際媒體的報導。
這種庸俗炫耀,只為引人側目的無良舉動,不是唯一,更不會絕後。往年,政府和企業的「年終忘年會」同歡,許多平日道貌岸然的主管,不顧形象,也犧牲色相,裝模作樣地上台獻醜表演,搏取笑場同歡。
「變裝」,是否定真實的「自我」,嚮往和屈服於威權的「他者」,一種內心卑微的「自我」對外投射,藉著模仿掩飾自卑的人格。原真的「自我」不好嗎?
以我的哲學理解,因為有"場所的悲哀",卻無能為力改變"身在場所"的無奈命運,只能向著想像的他者,投射自卑的心願告白。變裝暴政建制的穿著打扮和模仿手勢,標舉圖騰,都無法掩飾內心的庸俗;樂趣只是一時的煙火,內心的空虛是長期的侵蝕自己的存在意義。
人類社會的使命,除了共同生活,以肯定同類的存在,還有世代的啟蒙和傳承;在"速食"的時代,社會的庸俗不耐表現在:"浮想不寫"的無力,多以圖像和圖騰表述讓人想像的意思。
常見社會上的對話,各方呈現破碎的贅言,反映的是,思想表述能力的貧乏,浮想而不能思,也不能述,問題的原因在不能寫作。
歐美的學校,鼓勵學生寫作,必須提出討論課的書面報告、公開報告、發表不同等級的論文,…;依據格式規範,還有不同的專業報告、論述文章、小論文、學位論文、學術論文。能寫,必須經歷學問的訓練和思想的啟發。
法國,多年來的「中學畢業會考」,有「哲學寫作」的科目,這項考試有偉大而古典的意義,讓學生多讀經典而能好學深思,對選定的題目,振筆寫出自己的思想創見;也是人生思想的啟蒙。
台灣學生與其"花銀子"置裝和變裝排演和表演,何不寫出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思想創見?可預期地,文章千古事,誰理你?老師,可能也不耐讀完通篇;最後只批註:"貴生附註:複製的來源!",或"讀君「佳作」,徹夜難眠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