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孤獨與擁抱》
有看過寒冬裡的「刺猬」嗎?全身有刺,用來抗敵欺身;夏天時很勇猛,同類都避免親近,以免被刺傷。真難想像,「刺猬」是如何"親愛精誠",完成傳宗接代的生命任務?
但是,冬天是「刺猬」的無奈季節;天寒氣凍,必須依偎在一起,相互取暖;難免互相刺得痛快;又愛又恨又無奈的動物,與人類的共處很相似,孤獨與擁抱始終有市場。也就是,以矛為盾,利害參半。
不過,還是人類聰明!夏天裡裸露養眼,冬天裡蓋棉被聊天?但是,人類還是有「刺猬」的無奈;否則何來悲歡離合的劇本?愛到你濃我濃,又恨到想眼不見為淨;自古"愛情沒規矩,愛上了,比死還慘!",大才既就是這般境界。
先讓我舉兩個不約而同的"世界小事"來說明:"分"與"合"在哲學上的意義:
美國總統當選人「川普」先生,再次提到:"除非有談判結果,否則,他將沒有義務奉行美國行之有年的「一個中國」的政策"。
另外,英國首相「梅伊」有可能決定,作為與歐盟"明確破裂" (klarer Bruch)的三項「脫歐基礎」:
1. 退出「歐洲單一市場」(gemeinsamen Binnenmarkt in Europa)、
2. 退出「關稅同盟」(Zollunion) ;
3. 退出「歐洲法院」(Gerichtshof der Europäischen Union -EuGH) 。
也就是,英國 "harten Brexit",完全地「硬脫歐」:此後,英國將以完全獨立的主權國家面向世界,在各項領域建立新的國際關係:
「川普」先生和「梅伊」女士,先不論公職身分,只論性別和性格;英國的「硬脫歐」若屬實,「梅伊」女士將是英國戰後的近代史上,繼前輩首相「柴契爾夫人」後的另一位"反歐陸"的「鐵娘子」;也捍衛「英國女王」的獨立,不負女王託付她組閣的使命,實踐「君主立憲」制度的「民君一體」的意志。
「梅伊」女士,堅強又果斷,有權力主掌大政方向時, "harten Brexit"是「大破大立」的明快作風,堅持難捨能捨的"Brexit is Brexit"的意志,讓我刮目相看而欣賞。比起台灣總統「小英」的優柔寡斷,躲在廚房裡忙上忙下地翻食譜,遲遲"不上菜",高下立見分明。
「川普」先生,是另一種典型,有「美國牛仔警長」的風格;套繩和手槍比不停,究竟要拋繩或開槍?都已讓路人走避和牛群狂奔。
可能的最大苦主中國,終於忍不住地對號入座,反嗆「川普」先生:"「一個中國」不可交易!"。這,…這,實在太"中式英文"了;不是「山寨英語」的理解能力太弱,就是Speaking English的口語能力太強:" Long Time No See!You Good, I Good,My Wife No Good!"。
「川普」先生,可能不再奉行的,是美國自己的「一個中國」政策;而中國嗆:"自己的「一個中國」不可交易!",與美國有何關係?美國在「感恩節」不殺火雞,與中國不賣雞有何邏輯可言?反而證明:「一個中國」,是美國和中國不曾有共識的「偽議題」;彼此互不拆穿而對台灣「買空賣空」行之有年。
中國,反嗆美國:"「一個中國」不可交易!";然而,在外交上與各「番邦」的「建交公報」和經援收買小國,或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,或恩賜新訂單,難道不都是被迫以公開宣示:奉行「一個中國」作為完成交易的「對價」基礎。若這不是交易?什麼才是交易?
真正不以「一個中國」為交易的,反而是台灣:就是不願意擁抱與台灣無關的「一個中國」,而寧願是孤獨自持的台灣。
從這個角度去理解英國首相「梅伊」的"harten Brexit",也就是完全「硬脫歐」,英國國內或有不同意見;但是,「梅伊」的決策若得到國會同意,此後,就是不願意擁抱「一個歐洲」而寧願是孤獨自持的英國;以完全自我的身分開展自己的對外潛能。
在這一點的哲學理解上,英國的「硬脫歐」,與台灣的不鳥「一個中國」,有異曲同工之妙。台灣總統小英,何不從總統府也撥電話給英國首相「梅伊」鼓勵和祝賀「脫歐成功」;彼此也可以回味「英倫腔」英語;"同在天涯感孤獨,相隔萬里欠擁抱。"
相片來源:
10 Downing Street
但是,冬天是「刺猬」的無奈季節;天寒氣凍,必須依偎在一起,相互取暖;難免互相刺得痛快;又愛又恨又無奈的動物,與人類的共處很相似,孤獨與擁抱始終有市場。也就是,以矛為盾,利害參半。
不過,還是人類聰明!夏天裡裸露養眼,冬天裡蓋棉被聊天?但是,人類還是有「刺猬」的無奈;否則何來悲歡離合的劇本?愛到你濃我濃,又恨到想眼不見為淨;自古"愛情沒規矩,愛上了,比死還慘!",大才既就是這般境界。
先讓我舉兩個不約而同的"世界小事"來說明:"分"與"合"在哲學上的意義:
美國總統當選人「川普」先生,再次提到:"除非有談判結果,否則,他將沒有義務奉行美國行之有年的「一個中國」的政策"。
另外,英國首相「梅伊」有可能決定,作為與歐盟"明確破裂" (klarer Bruch)的三項「脫歐基礎」:
1. 退出「歐洲單一市場」(gemeinsamen Binnenmarkt in Europa)、
2. 退出「關稅同盟」(Zollunion) ;
3. 退出「歐洲法院」(Gerichtshof der Europäischen Union -EuGH) 。
也就是,英國 "harten Brexit",完全地「硬脫歐」:此後,英國將以完全獨立的主權國家面向世界,在各項領域建立新的國際關係:
「川普」先生和「梅伊」女士,先不論公職身分,只論性別和性格;英國的「硬脫歐」若屬實,「梅伊」女士將是英國戰後的近代史上,繼前輩首相「柴契爾夫人」後的另一位"反歐陸"的「鐵娘子」;也捍衛「英國女王」的獨立,不負女王託付她組閣的使命,實踐「君主立憲」制度的「民君一體」的意志。
「梅伊」女士,堅強又果斷,有權力主掌大政方向時, "harten Brexit"是「大破大立」的明快作風,堅持難捨能捨的"Brexit is Brexit"的意志,讓我刮目相看而欣賞。比起台灣總統「小英」的優柔寡斷,躲在廚房裡忙上忙下地翻食譜,遲遲"不上菜",高下立見分明。
「川普」先生,是另一種典型,有「美國牛仔警長」的風格;套繩和手槍比不停,究竟要拋繩或開槍?都已讓路人走避和牛群狂奔。
可能的最大苦主中國,終於忍不住地對號入座,反嗆「川普」先生:"「一個中國」不可交易!"。這,…這,實在太"中式英文"了;不是「山寨英語」的理解能力太弱,就是Speaking English的口語能力太強:" Long Time No See!You Good, I Good,My Wife No Good!"。
「川普」先生,可能不再奉行的,是美國自己的「一個中國」政策;而中國嗆:"自己的「一個中國」不可交易!",與美國有何關係?美國在「感恩節」不殺火雞,與中國不賣雞有何邏輯可言?反而證明:「一個中國」,是美國和中國不曾有共識的「偽議題」;彼此互不拆穿而對台灣「買空賣空」行之有年。
中國,反嗆美國:"「一個中國」不可交易!";然而,在外交上與各「番邦」的「建交公報」和經援收買小國,或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,或恩賜新訂單,難道不都是被迫以公開宣示:奉行「一個中國」作為完成交易的「對價」基礎。若這不是交易?什麼才是交易?
真正不以「一個中國」為交易的,反而是台灣:就是不願意擁抱與台灣無關的「一個中國」,而寧願是孤獨自持的台灣。
從這個角度去理解英國首相「梅伊」的"harten Brexit",也就是完全「硬脫歐」,英國國內或有不同意見;但是,「梅伊」的決策若得到國會同意,此後,就是不願意擁抱「一個歐洲」而寧願是孤獨自持的英國;以完全自我的身分開展自己的對外潛能。
在這一點的哲學理解上,英國的「硬脫歐」,與台灣的不鳥「一個中國」,有異曲同工之妙。台灣總統小英,何不從總統府也撥電話給英國首相「梅伊」鼓勵和祝賀「脫歐成功」;彼此也可以回味「英倫腔」英語;"同在天涯感孤獨,相隔萬里欠擁抱。"
相片來源:
10 Downing Stre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