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往事」,已不堪回首》

 
 
 
一位德國同學,在修業期間,曾經選修「漢學」;多年後,這位「老德」,被服務的德國企業派駐中國,分別在「天津」、「北京」和「上海」開疆拓土。

「老德」,想起往年的同門學誼;到台灣商旅時,相約見面敘舊。對於在學時期,他所選修的「漢學」,對中國文化和語言的理解,成為他被德國企業,委任外派中國市場業務總監的原因。我讚賞他當年有遠見。

然而,我理解,這是「洋人唱京劇」,照本唱戲;在「身段功」上漏底子:"對中國市場的理解是不到地的!"。在餐敘問候中,「老德」同學問我:"在中國市場,是否必須很虛偽?"。

大哉問!心中浮現「無商不奸」的成見;我知道「老德」的漢語能力很難理解我要表達的想法:"大商無算,小商計較",「儒商」的典型已遠。

於是,只以「經濟學」的理念回答「老德」同學:"全世界的商人都有基本法則:「固本求利」;「慈善事業」也是如此。「虛偽」是人性;市場是人性的「地獄」,現實而殘酷;你在「黨國經濟」體制的"賭場"中求利,很難奉行西方市場經濟的法治原則,以及誠信與公平的市場倫理。";這段敘舊的往事,發生在五年前的台北。

去年底,我得知,「老德」同學的企業已經完全撤出中國市場;理由是「固本求利」不成,還不堪虧損。許多對中國市場有幻想的「外資企業」,無法豪情壯志:"我來到,我征服";反而,"早知如此,何必當初"。

不久,美國、歐盟和日本,不約而同地宣佈:"不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的國家",此宣示,形同否定中國的「改革開放」的價值。中國,只能自戀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」,一種很費解的「黨國經濟」。

對於中國推行的「一帶一路」戰略,美國和日本在戰略競爭上是不唱合的;歐盟只有個別成員國附合;其中的英國,還以「脫歐」(Brexit)的行動回應中國。

美國總統「川普」,就職後,立即下令退出「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」(TPP);「川普」,也一直指控亞洲國家,作為貿易夥伴,尤其中國、日本,…南韓,還有台灣,偷走美國人的工作(Jobs) ;中國、日本,也沒有市場誠信,操控匯率走貶,以利出口競爭,設下不公平的國內市場進入障癡。

以市場的購買力評價,美國是世界最大的自由競爭市場,向全世界的貿易夥伴開放市場;亞洲太平洋國家的經濟發展無不得利於美國的開放市場;但是,相對地,亞洲太平洋國家的政府,反而以國家操控、政府指導、企業聯合,盜用產權,外加「民族主義」和政治,干擾美國的企業和商品。

對於以自由、公平、競爭和誠信為市場經濟倫理的歐盟和美國,亞洲太平洋國家,都是品味不合格的貿易夥伴。誠信與公平,是永續發展的珍貴資產;美國總統「川普」,對於亞洲太平洋國家的不公平,又缺乏誠信貿易的控訴,是善願期望落空後的必然反應。以前的美國和歐盟和成員國的政府視而不見,或顧及背後的利益勾結而勉強敷衍;難怪,引來國內民意的強大反撲。

記得,在國內的大學時期,我主修「總體經濟學」的一項重要理解,就是美國經濟有一項偉大的自由傳統:政府保衛國家利益,人民自由創新;也就是保障「私有制」的經濟,市場機會留給人民去創業,政府不介入企業的經營。

從太空探險、國防核武到釣具的製造,都是人民的創新機會。美國總統「川普」的貿易政策,與其被批評是「貿易保護主義」,不如說是,"保護誠信與公平貿易的主義"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