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善的惡果》

 
 
「休假」,究竟是愈多愈好嗎?這是「質」與「量」的互斥問題。「休假」,指涉的事實,在於時間不能由自己支配;而是歸於工作。

農業文明的作息是由太陽支配,「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」,太陽下山,天黑了,還能做什麼?

曾經,在德國求學時,一位「老中」學者,到德國大學加「學術研討會」;當天的研討會主題,是有關「人口結構」與「經濟發展」之類的「鳥問題」,不太有趣,甚至指涉的對象,就是中國和印度這些人口眾多的國家。

在休息時間,「老中」友人與我交談甚歡。

“有一個問題,不知是否屬於貴國的國家機密,可以回答嗎?”,我如此單刀直入地提問。

“行!說來聽聽,在國外,說說無妨”,「老中」友人,如此爽快地回答我。

請問:“貴國實施「一胎政策」;為何人口總量還能成為「世界第一」;人,從那裡來的?”。

孰知,「老中」風趣地直說:“當然是從媽媽的肚子跑出來的!‘’。

這……這,有答,沒答案。

“老兄,說正個兒的!”

“唉!……;黃土地,農業文明,八成人口是農民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;太陽下工了,大地四野黑暗,只剩“愛人相好””;還想做啥?;娃兒,就這麼來的!‘’,「老中」有答案,還是没說對!

“愛人相好?!還是只能生「一胎」啊!”,我反駁「老中」的答案。

“這,這個……,這個,你就別問了!”,「老中」友人,有些無奈。大概不曾想過這個「鳥問題」;或許,我真問到中國的「國家機密」;不能說出來。

以上,我引述這個故事,意在指陳,台灣的「休假」,應該由人民自行抉擇的權利,竟然淪落到國家的掌控中,以「立法」強制多數人民的作息時間「國家化」。

「一例一休」,先不論內容,僅表面的字義,即是政府‘’貪功‘’心切的「偽善」;勞方“貪心”,未蒙實利;資方“貪利”,小商計較;互相算計而違背經濟「自由化」的最重要精神:“彈性”;反而束縛資源的動能;包括勞動供需的自尋最適分配。

「削足適履」以致未見功效,造成趨近「社會主義制度」,「計畫經濟」的資源錯置和浪費。實際上,市場有工作機會,也有勞動資源,卻難以投入和進用,而形成僵滯呆化。

影響所及,資方營利未見增加,股東權益下降;勞方的可支配所得也降低;政府的税收減少。「社會主義」的「集中營思想」正在侵蝕人民和市場的自由。

公共政策,以「善意」出發,却走向「惡果」;人民在「一例一休」的枷鎖中,即使想要「愛人相好」,恐怕很難見到「愛的火花」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