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 「自由自在」》
童年、青少年是人生中形成人格和世界觀,以及願望的關鍵歲月。不幸地,全世界的中小學生,或者相似年紀的少男、少女,仍然普遍生活在不幸中。
先不論生長在那些戰亂不安全的國家和地區,在經濟已開發的先進國家,少男和少女,以德國的最新調查為例;接受義務教育的「小朋友」,仍有很高的比例,少則三分之一,在生活上、心理上承受來自學校的壓力。
「壓力」,不是只有成年人有,也不是只有人類有;任何「生命」在成長過程中,都或多或少必須承受來自內外的「壓力」。在生物科技產業的產品研發,新的趨勢就是「抗壓力」的營養食品;用於釋放因壓力而發生的許多「負能量」的「反作用」。
少年人、「小朋友」,被養育和被教育的世代,那來的「壓力」?以浪漫的用詞形容,稱為「苦惱」;實際上,是痛苦和抱怨,精神上或心理上,存在著不愉快的對象。對此,在德國的這項調查報告中,所用到的德文複數名詞,是“Beschwerden”;顯然地,煩惱有很多來源;而且是被“人造的”。
「’少年郎」或「小小姐」,以上學為義務,既然「學校」是壓力的主要來源,責任在誰?是很清楚明白的;就是那些“成年人”,自己也曾經有過年少歲月,却長大後製造下一代的壓力來源,學業上餵一大堆五四三,没營養的“鳥食”;大人還嫌不夠而爭論不休。
「自由而豐富地學習」是理想,可能是人生中的一個自己覺悟和理解的年級,才能感覺「自由自在」是最大的幸福。在此之前,親人、朋友、同胞互相鼓勵:‘’太陽天天有!没什麼大不了的事!‘’
時序來到九月份初秋,學校的‘’秋祭‘’開始;長假過後,小朋友不想上學,就像成年人假日過後,普遍不想上班;又要看到許多讓人討厭的鳥人、鳥事。據說,成年人上班族的「討厭鬼」是「長官」;小朋友的「討厭鬼」是「老師」。更糟糕的,現在又正逢農曆「七月」。
如何化解煩惱?多親近自然和哲學吧!世界上,再大的事,也不如自己的「自由自在」重要!
相關資料來源:
「ZDF heute」
先不論生長在那些戰亂不安全的國家和地區,在經濟已開發的先進國家,少男和少女,以德國的最新調查為例;接受義務教育的「小朋友」,仍有很高的比例,少則三分之一,在生活上、心理上承受來自學校的壓力。
「壓力」,不是只有成年人有,也不是只有人類有;任何「生命」在成長過程中,都或多或少必須承受來自內外的「壓力」。在生物科技產業的產品研發,新的趨勢就是「抗壓力」的營養食品;用於釋放因壓力而發生的許多「負能量」的「反作用」。
少年人、「小朋友」,被養育和被教育的世代,那來的「壓力」?以浪漫的用詞形容,稱為「苦惱」;實際上,是痛苦和抱怨,精神上或心理上,存在著不愉快的對象。對此,在德國的這項調查報告中,所用到的德文複數名詞,是“Beschwerden”;顯然地,煩惱有很多來源;而且是被“人造的”。
「’少年郎」或「小小姐」,以上學為義務,既然「學校」是壓力的主要來源,責任在誰?是很清楚明白的;就是那些“成年人”,自己也曾經有過年少歲月,却長大後製造下一代的壓力來源,學業上餵一大堆五四三,没營養的“鳥食”;大人還嫌不夠而爭論不休。
「自由而豐富地學習」是理想,可能是人生中的一個自己覺悟和理解的年級,才能感覺「自由自在」是最大的幸福。在此之前,親人、朋友、同胞互相鼓勵:‘’太陽天天有!没什麼大不了的事!‘’
時序來到九月份初秋,學校的‘’秋祭‘’開始;長假過後,小朋友不想上學,就像成年人假日過後,普遍不想上班;又要看到許多讓人討厭的鳥人、鳥事。據說,成年人上班族的「討厭鬼」是「長官」;小朋友的「討厭鬼」是「老師」。更糟糕的,現在又正逢農曆「七月」。
如何化解煩惱?多親近自然和哲學吧!世界上,再大的事,也不如自己的「自由自在」重要!
相關資料來源:
「ZDF heute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