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 《快樂的「年紀」》
隨著民主進程,各種異議的聲音陸續地浮現。似乎,社會上各個角落的群體都被迫涉及和被捲入。俺有些友人,近年來的言行日趨激越、憤慨,甚至偏執;經常傳些五四三的高見來分享。
有些「分享文」,露出端倪,頗有「恨意難消」的「業障」;不乏懷念以前的「戒嚴時期」;那時候,凡事有「威權強人」代為定奪。民主時代的意義,就是「自決」。自由,就是自己為「自決」負責。
俺相信,這些認識多年的「舊識」,生活上和心理上實在不快樂。很大的原因,在於舊時代的遺緒,侷限了自己的精神自由和思想獨立。
也就是,緬懷威權強人和戒嚴的精神病理而使「價值體系」未與時俱進。以前認為可以不變的「鳥事」;在這個時代,自己却得重新去「抓鳥」;然而,歲月已不留人,又有一大批「蛋頭世代」在後面激憤。
很幸運地,台灣已進入民主開放的時代,雖然,社會上的民意分歧,但是民主社會就像「海綿」,可以吸納各種異議的對立力量。長期地觀察,台灣社會,若以各類媒體上呈現的現象,似乎是「亂邦」和「危邦」,外有惡鄰威脅。好像沒希望了?
但是,若以外國友人來台灣後的感受,語言隔閡而没有直接的「危亂感」,反而認為,台灣社會讓人感到很「自由自在」和「安全」。
有一個英文字“accessible”,用在生活上,指涉‘’取用自在的‘’或友善地可以接近的。隨著人生的年紀進程,俺長期以來,總覺得自己與社會的聯結不是很密合,却又可以無障礙地理解各類異議的生成背景;這正是自由的精神實踐基礎:“accessible”。
對於社會上的各類異議訴求,以俺現在的「年紀」,能做出的直接反應是:“有這麼嚴重嗎?”;反正,俺自有定見和價值信仰。聽起來,似乎人生來到「淡然處世」的階段;這個年紀的特徵是快樂地笑看浮世。
日子不必過得嚴肅,那是會引起「焦慮症」的;時間的流去有自己的節奏,不會隨著人的精神狀態而改變。來到目前的年紀,不太理浮世的「鳥事」,單純就是快樂。
有些「分享文」,露出端倪,頗有「恨意難消」的「業障」;不乏懷念以前的「戒嚴時期」;那時候,凡事有「威權強人」代為定奪。民主時代的意義,就是「自決」。自由,就是自己為「自決」負責。
俺相信,這些認識多年的「舊識」,生活上和心理上實在不快樂。很大的原因,在於舊時代的遺緒,侷限了自己的精神自由和思想獨立。
也就是,緬懷威權強人和戒嚴的精神病理而使「價值體系」未與時俱進。以前認為可以不變的「鳥事」;在這個時代,自己却得重新去「抓鳥」;然而,歲月已不留人,又有一大批「蛋頭世代」在後面激憤。
很幸運地,台灣已進入民主開放的時代,雖然,社會上的民意分歧,但是民主社會就像「海綿」,可以吸納各種異議的對立力量。長期地觀察,台灣社會,若以各類媒體上呈現的現象,似乎是「亂邦」和「危邦」,外有惡鄰威脅。好像沒希望了?
但是,若以外國友人來台灣後的感受,語言隔閡而没有直接的「危亂感」,反而認為,台灣社會讓人感到很「自由自在」和「安全」。
有一個英文字“accessible”,用在生活上,指涉‘’取用自在的‘’或友善地可以接近的。隨著人生的年紀進程,俺長期以來,總覺得自己與社會的聯結不是很密合,却又可以無障礙地理解各類異議的生成背景;這正是自由的精神實踐基礎:“accessible”。
對於社會上的各類異議訴求,以俺現在的「年紀」,能做出的直接反應是:“有這麼嚴重嗎?”;反正,俺自有定見和價值信仰。聽起來,似乎人生來到「淡然處世」的階段;這個年紀的特徵是快樂地笑看浮世。
日子不必過得嚴肅,那是會引起「焦慮症」的;時間的流去有自己的節奏,不會隨著人的精神狀態而改變。來到目前的年紀,不太理浮世的「鳥事」,單純就是快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