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曙光將出現」》

年初迄今的「抗疫戰争」,各行各業的活動受到壓抑,疫情蔓延已成全球化的「大流行」,敵暗我明,似乎前景黑暗。
然而,在自律與蟄伏的歲月,我自己的體驗和理解是,審時而能「休養生息」,未嘗不是因禍得福。自律和謹慎,信任與配合國家的抗疫措施,績效頗受好評;在黑暗中,台灣的曙光將出現。
有較多的時間,我用來整理果樹的雜枝。春天草木萌生和雨水滋潤大地,果樹亂生雜枝,互遮陽光,影響開花結果。
今年的梅樹、李樹和芭樂樹,已被排程進入「休養年」;尤其梅樹,去年寒冬開花旺盛,却提早掉果;顯然,有果樹生理上的問題。
在花期過後,先進行較強的修剪,「清明」過後,到四月十九日的「穀雨」節氣前,是強剪雜枝的更新時機。幾天下來,果樹被修剪後,換了清新的樹型。
「更新枝條」,是必要的果樹管理手段。「穀雨」到「端午」的時雨滋養有助於萌發新芽,包括葉芽和花芽。當然,修剪枝條後也要補充「春肥」,以促生新一輪的更新萌發。
去年底,在無花果樹的「修眠期」,曾經剪枝來扦插新苖,母樹本身在「立春」後,也長出新枝條;有些部位新枝徒長,也生不逢時;三月中旬,被我揉去枝條末端的新生葉芽,以誘導在其他枝節部位長出新果;目前已見成效。
蜜雪梨已轉金黃色,近日即可採收。槭樹的嫁接穗也見到成活,在陽光下萌生紅色的新葉;以往,槭樹的嫁接多半以失敗收場,今年春天的嫁接,一次過關,接下來的考驗在炎炎夏日的酷熱。
「小農市集」的市況可以作為「領先指標」;俗話說,散户最勇敢。樂觀自信是園藝生活給我的啟示;在黑暗的時候,我一直相信,曙光將出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