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致謝辭」》


台灣政府代表人民捐贈德國囗罩一百萬片以抗瘟疫;德國駐台灣的代表已立即致謝。但是,德國媒體記者仍以聯邦政府的「發言人」未明確提及台灣,而僅以德國感謝「其他國家」的「致謝辭」含混表述,引起這位德國記者的嚴厲批評。 

為何,政府的發言人「言不及義」?此處所指的「義」,是「適宜」,當指贈送者「台灣」。為何說出「台灣」對有些人,如同瘟疫,避之唯恐‘’不適宜‘’? 

別以為只有WHO和這位「發言人」;悲哀地,有很長的時閰,「中華民國在台灣」的「流亡政府」的許多位「發言人」,也視「台灣」為禁詞,如同「口頭瘟疫」,唯恐被「確診」。 

成長的記憶中,台灣相關的歷史、地理、文化,甚至台灣本土草民的母語都被禁言。俺就曾被老師處罰過,被強迫公開發誓,不可再說「沒水準的台灣話」;而且,要學好「有水準的國語」。 

俺的人生,也曾重蹈父母被禁語的時代痛苦,也有受過「外來政權」的屈辱。甚至,在金門「服預官役」時,與「本土弟兄」以母語對答,曾被「中國敗軍」出身,說濃厚「湖南鄉音」的老粗「上校副指官」公開痛斥:‘’「台灣鬼子」,想謀反?「敵前軍法」辦你們!‘’。諷刺地,「台灣」二字被提到,是作為「鬼子」的「定性詞」,十足是中國人痛恨「日本鬼子」一般。 

想貶抑「台灣」,就是讓這一個名詞「存而不提」,已算是優惠了。何況,「台灣」被用在「致謝辭」中,對有些心理有病態的勢力,太強求矣! 

「致謝辭」的德文字是"Danksagung",字義是謙卑者用於感謝神恩;世俗化也用於感謝人。對有些傲慢成性的德國人,却曾經發動戰爭和「大屠殺」異族。戰後,民族的心理仍潛伏「罪與責」的陰影,自認優越感的德國人,只有對外援助和收納難民,被台灣捐輸抗疫口罩,有難以開囗的不是滋味。 

不提台灣,而以「其他國家」混充,以俺的理解,是潛意識的「我族中心」,有如此難以提台灣的「聯邦政府」的發言人,必然有「一個中國」的「難言之隱」。很像迄今,仍有很多「中華民國流亡政府」的前朝權貴。彼輩,仍在幻想有「一個中國,各自表述」的自欺欺人,當然必須無視自己活在真實存在的「台灣」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