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絆的哲學 - 生活篇」》

  
「生活」的字面意義,有兩個前提:「生氣」與「活著」;也就是,為自己的「人生意義」而活下來;時間未到,不要被人「善後」。 

先論「生氣」,因受到傷害或委屈而「氣噗噗」或「哭泣流淚」,表示仍然很在意自己的「存在價值」,是其一。另有一種,身體活力健康,像一尾「活龍」,身體不只存「一口氣」,還氣流順暢,不會上氣不接下氣;甚至可以幫人「打氣」。 

再論「活著」,這是一個重大的哲學議題;且看俺是怎麼論述的: 

平常的用語文法,就已顯示,人的「活著」狀態,在「是」、「想」、「應」、「能」這四個字所包含的意志狀態。偉大的德國哲人「康德」,指陳出,人的「自問句」:我是誰?我想做什麼?我應做什麼?我能做什麼? 

以上陳述,有身份的自我質疑和認同,也有意志的伸張,有道德的義務、有能力的限制。 

「活著」,是與生俱來的存在;但是如何自我充實和完善?這是重大的「學問」,從求知到能獨立思想,實踐精神自由,就是「活著」。人生,得過且過,是一種選擇;另外,也可以學蜘蛛,編織自己的網和忙著補破網,每天編補自己的「思想說法」,寫下「活著」的「意義之網」。
 
從學生時代起,俺已有所領悟,思想被語言框住,却如浮光掠影,經常有想法和說法,必須保存下來作自己的歷史見證。俺不像「孔子」或「佛祖釋迦牟尼」,有弟子替二位大師記述說法,「子曰」以成「論語」、「如是我聞」以成「佛法經典」。俺只要有時間,就努力寫下自己的思想筆記,有自己的文筆風格。 

感謝「數位科技」的發展和實用,俺得以記載自己的「想法」和「說法」在「雲端空間」。長期下來,已有近二千五百篇、上百萬字的筆記文章「數位化」,足堪「自我感覺良好」:「活著」就要寫自己的「思想」,在思想中回憶思想;完全符合哲人「康德」的檢驗範疇。 

瘟疫大災,不知何時休止?生命中有危機;能夠生氣與活著是幸福的恩典,來自天意和自律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