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孤獨知敗》

大學,其實不在學生要不要來或去上課,而在於以學術自由的精神,追求環宇之學問,堅定自己的獨立人格。

大學,更不應該被辦成專科訓練中心,那會養成制式思想的奴才 。年輕學子進入大學,必須自己學會學問和思想的方法;教授師長,是讓學子自己借力使力的支點。吾愛吾師,吾更愛真理。為學,要自由而豐富地閱讀和思想。青春歲月,也是人生接近適婚擇偶的年紀;《為愛而戀》的時光,充滿了喜悦,却也極可能是試誤。

年輕歲月,正是進入《得到》階段的起步;認為一帆風順地《得到》或《滿足》自己的慾望,是理所當然。因此《如何成功?》的課程很吸引人;至於《面對挫敗!》的課程,恐怕哲學系所也不容易修到。

然而,這正是當今社會經常出現暴戾和虛無的原因。小至個人,大至國家;視成功為《可欲》的價值,却拒絕面對普遍地和一而再地挫敗;以自我為中心;戀的挫敗,導致玉石俱焚;個人、家庭和社會都受到嚴重的傷害。

人生,說長不長;每個人的順境或逆境,不容易界定,也不盡相同;然而,人生不如意事,總在十之八九。這正是哲學可開發的荒野大地。

哲學,可以鼓勵自己,走出低潮困境,找到人生的意義。尤其,那麼普遍地,為戀而受傷者,為追求成功而挫敗者。

大學精神之可貴,在於超越國家的意志,而追求生命的終極意義。國家,僅在養成順從權力意志的國民;並不鼓勵學子修《敗者精神》的智慧。哲學,是一門《孤獨知敗》的學問。人生,唯能《知敗》,才能知道《為愛而戀》的意義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