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生死機率》
以往,台灣有三大很賺錢的行業,第一好賺,是賣冰,笫二好賺,是作醫生,第三好賺,是開廟作廟公。
這三大行業中,只有醫生需要漫長的專業養成過程,加上社會大眾對醫生救人的期望和尊重;所以,醫生容易賺錢,或賺大錢,被視為理所當然。
不過,日前在路上,遇到我的特約牙醫生向我打招呼;應該是他開業看診的時間,却奉太座之命,到超市買雞蛋。
見我一臉狐疑,他憤怨不平地說:"去年五個醫科同學掛了;今年,又掛了兩個;還有一個在加護病房急救。醫生比士兵的陣亡率還高;也許三五年內,他們同班的醫科同學,會全部陣亡。所以,不幹了!只作特約植牙醫生"。
説時遲,那時快;説到激動時,他手上那一盒《包裝雞蛋》,竟然全部散落到蒼茫大地;我搶救不及,只在內野接殺一顆雞蛋,却用力過猛,也捏碎了。當然,整體來看,覆巢之下無完卵,全完了。
兩個男人,就在路人好奇下,蹲在路旁收拾雞蛋糊。實在是人生之不可思議。我安慰醫生:"偉大而脆弱的雞蛋,以事實證明,折損率决定於機率!只是,先有雞?還是先有雞蛋?是末知的!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