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門前小河》


小河,是生態環境的微血管;大河是動脈。居家房屋依傍無名的小河,是生鮮而幸福的。大河,有滂沱氣勢,居家面臨知名的大河,是渺小却幸運的。

有位德國友人,住在以前的首都波恩(Bonn).與《樂聖貝多芬》同一個故鄉。他的住家,正面就是德國的偉大父親河《萊茵河》;我曽應邀去訪問,與朋友家人相聚坐在庭院,啜飲當地所產的葡萄酒,看著淌流而過的萊茵河,為友人感到幸福和感動。

門前有小河,空間就具有親切和動感;人與生態的互動,會形成親水的喜悦。台灣多山環海,丘陵農田散佈,小河渠道應該曾經是密集的;但是隨著工業化和都市化的土地變更使用;門前小河,已是可望而不可及了。

記得,童年時代,我成長在台北市《金華街》,靠近《新生南路》,現在的《大安森林公園》的《新生國小》附近。當時,《瑠公圳》是一條水利渠道,小河岸兩旁的綠草地,每逢雨後一片鮮綠和澎沛的流水,至今仍是我對童年居家環境的印象。

很可惜,《瑠公圳》被《地下化》了,加了蓋和搭了高架橋的《新生南北路》,被車流征服了。市民熙來攘往,奔馳道上,《瑠公圳》成了《台北地方誌》上的文獻記錄了;可惜啊!

如果有市長《參選人》,能將恢復水岸城市,小河依滂成為城市建設的願景,並且成為公共政策之一;這樣的選舉,才是讓我期待的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