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天然食材》

在生技農業領域為客户提供整體解決方案(ISP),我的多年心得之一,讓我對台灣屢次發生的食安危機,了然於心。
台灣的農畜業生產者,普遍有内行人心知肚明的暗步;多屬偏方奇巧;有些業者的市場目標是較好的賣相和產品價格,並不是客户的健康與安全,以及對大自然的生態友善。
從市場的角度去理解,消費者的《購買力評價》顯示,台灣是物產富足的社會,消費者以滿足口腹之慾嚐鮮為主。許多美食,其實對身體健康有損,也不天然。台灣人民的肝腎和心血管疾病很普遍。民以食為天,若未能節制口慾,等於多吃無益。
飲食是健康之本,追求品嚐美食,是享受人生;但是,食材應該愈自然友善和以當季為主。重口味所需的油塩和調味料,能免則免;否則,身體慢性中毒和不孕將更普遍。
個人和國民對飲食的嚴格要求,應該來自<與自然和諧>的健康農畜業和天然安全的食材。為了滿足飲食需求而傷身,不是很不值得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