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-《數饅頭》

服過《義務役》的男人,大多有過數日子,等待《退伍日》到來的心情;那曾經是無奈中又有期待的矛盾。德哲《馬克思》說得好,"一個舊時代的結束,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!"。

無奈,是因為過一日,是一日。每日早餐的主食饅頭,每吃一日,就少一日的無奈,退伍後回復自由,海闊天空的期望就更近了。

對於志在沙場,志願服務軍旅的職業軍人,可能心情却是完全不同的。只要《西線無戰事》,只要沒有屆齡退休,多吃一日的饅頭,就多一日的資歷,逐漸成為《菜鳥》行禮對象的老兵、老官或老將的機會就更多了。

饅頭,是庶民的主食,歷史的因緣,饅頭也成了軍中的主食。一種饅頭,兩種心情;饅頭吃愈多,日後的造化也各不相同。《義務役》或《志願役》的復員男人,回鄉再過《死老百姓》的日子。吃饅頭,反而成了主食之外的備食。

在《食油危機》的惶恐中,麵包和糕點,甚至一般用到油品的菜餚,恐怕都不再是安全無虞了。饅頭,成為日常米糧的另外選項,優點是不需配菜,就少了食油風險;除非吃到肉包和菜包。食無配菜,可以嗎?即使軍旅的伙食,也非如此樸素吧!除了平常吃得好,是軍隊中的伙食原則外,有時還有加菜。

但是,有了食油問題,而每日只吃饅頭,恐怕也不正常,也不可能。畢竟,《義務役》的年輕人,可以數饅頭,算日子;在食不安心的時代,民間社會的《死老百姓》,尤其是老人家,豈能只數饅頭生活?《死老百姓》的日子,越數越少;是無奈?還是解脫?恐怕,能期望的,是在等待《變天日》快來到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