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盼君疼」的花顏》
在收看德國新聞報導中,有一則,關於日本櫻花季的「花訊」;德國記者觀察日本人對「花訊」的重視,幾乎有些「吹毛求疵」。
為了預測花期,通告國民作好「花見」的行程安排,「櫻花達人」和「園藝達人」在春季開始,到處找「指標樹」,計算「春芽」的健康跡象和「花苞」的數量;再參考「日均溫」的「趨勢發展線」,預測「花見」的日期時間。
德國人,認為日本人的「園藝」,似乎已經脫離古典的「禪境」和「詩意」的美學,而進入科學的「計量管理」的境界。言下之意,可惜了!日本傳統文化的「花見美學」,在流失和變質中。
這種現象,我的理解,這是「經濟理性」和「產業利益」的導向發展,為了發展觀光,招來世界各地的「賞花客」,增加「國民經濟」的總產值。
也許,我個人,凡事放下得失心,重視古典的美學,不愛去「湊熱關」,人多的地方更不要去。因此,看到「人看人」的景像,總為植栽的命運嘆息;平日承受風雨日晒的艱苦,乏人關心;只有花開了,招蜂引蝶,又以花姿美色招待「尋芳客」,是人間太現實了,還是命運就是如此?
「紅顏薄命盼君疼」,想到此,我看到自己照顧的植栽,就在本日的陽光下,「愛玉」樹、「大島櫻」樹、「白藤」樹,似乎就在等待春陽,有花有果,也有新葉,應該不是為了吸引我;我也不急,而是我一直付出關愛。
時間的條件滿足了,植栽的主觀意志就開花結果了。當然,其中有我平日的「君疼」。
為了預測花期,通告國民作好「花見」的行程安排,「櫻花達人」和「園藝達人」在春季開始,到處找「指標樹」,計算「春芽」的健康跡象和「花苞」的數量;再參考「日均溫」的「趨勢發展線」,預測「花見」的日期時間。
德國人,認為日本人的「園藝」,似乎已經脫離古典的「禪境」和「詩意」的美學,而進入科學的「計量管理」的境界。言下之意,可惜了!日本傳統文化的「花見美學」,在流失和變質中。
這種現象,我的理解,這是「經濟理性」和「產業利益」的導向發展,為了發展觀光,招來世界各地的「賞花客」,增加「國民經濟」的總產值。
也許,我個人,凡事放下得失心,重視古典的美學,不愛去「湊熱關」,人多的地方更不要去。因此,看到「人看人」的景像,總為植栽的命運嘆息;平日承受風雨日晒的艱苦,乏人關心;只有花開了,招蜂引蝶,又以花姿美色招待「尋芳客」,是人間太現實了,還是命運就是如此?
「紅顏薄命盼君疼」,想到此,我看到自己照顧的植栽,就在本日的陽光下,「愛玉」樹、「大島櫻」樹、「白藤」樹,似乎就在等待春陽,有花有果,也有新葉,應該不是為了吸引我;我也不急,而是我一直付出關愛。
時間的條件滿足了,植栽的主觀意志就開花結果了。當然,其中有我平日的「君疼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