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包養》

曾經有朋友向我推銷市議員候選人;友人用的動詞是包養。以後有怪事,可供犬馬代勞。

這個動詞用語,在日常生活中,有聽過"包養情婦";莊重一些的用詞是"供養活佛";佛教的用語是佈施僧團

那麼,民意代表被以包養表述,就讓我聯想到平日到動物農場,見到裡面"飼養"的各類經濟動物,豬、牛、雞、鴨、羊。它們不同於寵物的貓、狗和金絲雀、鸚鵡,用的動詞是"寵養"

動詞,本身是行動理性的計算,有成本和效益的考量。我在養豬農場裡,看到出生第二天的小仔豬就要被強迫進入教槽學習吸母奶,同時淨備進入斷奶階段;讓母豬能儘快地再投入下一次的發情和懷孕。

如同人類有幼兒班,之前還有育嬰期,應該不致於以包養表述,而是以百年樹人的基礎工程形容,比較像種樹的育苗。

佛教有衆生平等,無差別心的理想;但是人類為自身的利益計算而以不同的動詞來表述歧視和差別心。

人類,自己發展出語言系統,是為了表意,更是為了語言有表述歧視的功能;若語言用盡,則再進一步惡化成為肢體暴力和武装衡突。

包養的結果,可以有各種負面的被動想像:"被棄""被騙""被打""被吃"

難怪,讀書人平常不能隨口説包養;對父母要用孝養;對子女要用扶養,對學生要用教養;對妻子要用保養。平日,善待自己要用修養,自己吃得好,要用營養表示尊重自己。

老了,沒人理你,...嗯...,要用被棄養?

相關文章:哲學人生筆記 -《做大餅》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