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哲學筆記 -《分房同居》


在內部認同錯亂的國家,奇談怪論也不稀奇了。只是,有一位女性的「總統參選人」,論述台灣與中國的現狀關係時,以男女和婚嫁比喻,雙方是同居,而分別住在不同房的「大房」和「小房」的男女關係。

台灣,被這位女性,不倫不類地比喻為:「不會背叛男方而求去的癡心女人」;也就是,如她口述:"我不會背叛你、更不會離開你,但我們現在還不能結婚,因此一人住一個房間,同時放心,我並不會就此離家出走。"

若不知她是女性「總統參選人」和論述的背景前言,可能被誤為男女在花前月下海誓山盟,在天願作「比翼鳥」;在地共結「連理枝」。僅以此言,已可知,自古貞節怨婦所為何來?為一塊鄉里和官府,在「貞女」身後,立下「貞節牌坊」,以匡世上其他的女人,在世該當如此!

「封建時代」,男人「三妻四妾」,「七出」有違婦道的女人;此正是男人加在女人身上的枷索;經年累月的惡質文化意識,內建在女人的思想中,而規範女人的精神自由和身體自主。

僅有進步開明的男人,為女人打不平,期待女人的解放,實踐性別平權,互相尊重的自由平等的社會,還不足推倒男人為女人築起的思想高牆。女人的解放,仍需要女人的自覺和自決。

然而,身為女性的「總統參選人」,卻在國家主權與人民尊嚴的立場上,自我作踐,一廂情願,將自己所要參選總統的國家,賤踏比喻為身心都不自由的「怨婦」;更不堪者,女人是否為「貞婦」?仍然有待住在「大房」的男人來認定。

國家有自由,人民才有自由;即使現實上,國家受到外力的壓迫而不自由,人民至少也要堅持作為人的自由與尊嚴而奮戰不已;豈可,以壓迫者的意志為自己的意志?在男女關係中,女人有自我設限或自我矮化,以求全的心理,儼然是「妾婦心態」;得到的不是男人的尊重和疼惜,而是被視為工具,必會被暴力對待。

理想而溫馨的兩性關係中,自信而進步開明的男人,也不需要讓牽手的女人承受屈辱,反而會不忍在心中;期待女人自信地展現自我的主體意義。國家的對外關係,更應該在主權和尊嚴的基礎上,實踐互惠互利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