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末日過後》



2014年的10月27日,有感於危害民生的污油和食品的人禍喧擾民心,加上宗教的「末日」蒙昧,國家和社會的人心浮動,怨憤充斥,而寫下「人生故事筆記 -《預備末日》」。

如今,2015年的10月27日,一年已過,謝天謝地!倖存了!只是又老了一年。人生,如同一張「大額鈔票」;從開始花用後,就愈用愈少,所剩有限;以「會計學」的「借方」(Debit)與貸方(Credit)的「恆平」法則可知:資金在支出花用後,應該轉成以另一項目表示的資產或效用。

已過去的人生歲月,應該也已轉成其他的人生資產或財富;這也符合「物理學」的「質能互換」法則;也就是:「凡走過的必留下足跡!」。

聚餐會時,一位義大利友人說:"人生不長,就是要戀愛又戀愛;但是不要負責",這是「效用派」。

另一位德國友人說:"要想一下:現狀合理嗎?",這是「進步派」,也是「保守派」。

「拉丁」民族浪漫,「日耳曼」民族理性,似乎在此對話中流露出民族的特色。

到了我,表示自己的人生哲學:"我也不想負責,我也不滿現狀,我也無可奈何!"。歐洲友人笑著對我表達同情。

我們三人,在現場是「國家隊」的代表,分別表達的人生態度,在末日過後,依然日復一日。

人是環境的產物,是存在於時間和空間的「此在」。末日話題,所反映的不同心情,何止是個人的對時間的危機感;還有在空間裡對遭遇的感受。對「時空」與「存在」的認知,就是人的命運與緣分吧?!

相關文章:

人生故事筆記 -《預備末日》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